[发明专利]漂浮式多层深水增氧机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98689.8 | 申请日: | 2008-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6758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18 |
发明(设计)人: | 刘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君 |
主分类号: | C02F7/00 | 分类号: | C02F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创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梁新杰 |
地址: | 511400广东省广州市番***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漂浮 多层 深水 增氧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漂浮式多层深水增氧机属于水、废水、污水或污泥的处理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将空气送入深水区域的增氧机。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各种增氧机,采用的增氧曝气方式有:鼓风曝气、射流曝气和机械曝气法等,其主要的设备是离心鼓风机、罗茨鼓风机及大功率电动机和各种表面曝气装置,功率多为200千瓦至700千瓦,重量为2吨以上,在使用过程中普遍存在曝气孔堵塞,冲氧深度不够,冲氧量太小和布气不均匀,以及不便维修,能耗太高,成本昂贵等问题。在实现增氧的方式上比较单一,主要是采用表面曝气装置,曝气量小,气体无法进入深水区曝气,对增氧的效果有很大的影响,机器转动时震动大,部件磨损严重,维修量大,功率损耗大,氧的转移率和利用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将空气送入深水区域,曝气量大,提高氧的转移率和利用率,故障率低、维护简便、深水曝气效果好的漂浮式多层深水增氧机。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的,为了解决增氧机存在的问题,提高氧的转移率和利用率高,采用双层进气和上下层曝气,并且通过循环流动的方式,将空气送入深水区域,并加以充分的搅拌、混合,提高增大曝气量,使深水曝气效果好,本发明由强磁罩,压缩风机,中层曝气器,水气混合环流器和潜水电机组成,强磁罩盖着压缩风机,强磁罩上安装有永磁体,压缩风机固定在法兰盘上,风机进风口连接通气管,中层曝气器是管式曝气器,曝气管围绕形成一周的曝气圈,中层曝气器连接通气管,在通气管上开有出气口,中层曝气器连接在通气管出气口上,中层曝气器是由多个曝气管连接组成。水气混合环流器是由支撑架,碗形出气口,环流器组成,支撑架是内空的管,支撑架上端形成进水口,支撑架下端出口连接在环流器上,通气管下端连接碗形出气口,通气管下端的碗形出气口与支撑架固定。潜水电机设置有上端输出轴和下端输出轴,上端输出轴固定空心旋转轮,空心旋转轮叶片间开出气口,潜水电机下端输出轴固定螺旋桨。潜水电机固定在环流器外壳上。
强磁罩罩盖整个风机形成一个大型的强磁场,强磁罩上安装有永磁体,进气口成圆形或腰形。
通气管是双层,风机进风口连接双层通气管管口。外层通气管连接中层曝气器,中层曝气器连接在通气管出气口上。内层通气管下端连接碗形出气口,内层通气管下端的碗形出气口与支撑架固定。外层通气管安装3-10个曝气器,内层通气管通入水气混合环流器,外层通气管中部3-10个曝气器中出来的气泡再循环从水气混合环流器中进入后从下层5-8个曝气口处射向深水区域。
四条支撑架是内空的管,支撑架上端形成进水口,支撑架下端出口连接在环流器上,通气管下端连接碗形出气口。
潜水电机外壳固定在环流器外壳上,环流器外壳上设置五至八个曝气口,四至六条支撑架和双层通气管和法兰盘形成一整体,在法兰盘边上安装浮球,通过浮筒或浮球漂浮在水中。
中层曝气器出来的气泡由支撑架进水口进入水气混合环流器中,由下层曝气口处射向深水区域,水下潜水电机另一端输出轴上固定螺旋桨起搅拌作用,将上述输送入深水中的气泡更充分的均匀混合、搅拌、使气在水中停留时间大大增加,解决了水压力大、增氧困难的问题。
利用水下旋转轮推流形成水流循环,将离水面较浅处曝气出来的气泡再循环抽入并射到深水区域,空心旋转轮形成负压,将通气管的气体也吸入水下,水气混合环流器中混合后被空心旋转轮从曝气口射向深水区域,潜水电机下端螺旋桨搅拌,将所有水气混合液充分搅拌、混合、推流,使氧充分的溶解到深水中。
本发明结构简单,解决了深水增氧压力大、气体难以传送及溶解的问题,氧的转移率和利用率高、故障率低、维护简便、深水曝气效果好,与同类增氧曝气机相比优势明显,使用效果良好。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发明的压缩风机及强磁罩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发明的中层曝气器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本发明的水气混合环流器示意图。
附图5是本发明的水气混合环流器示意图。
附图6是本发明的潜水电机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君,未经刘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9868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扭簧转动机构及安防云台
- 下一篇:一种鉴定暗黑鳃金龟性信息素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