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机的落线生产方法及实现该方法的落线机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198627.7 | 申请日: | 2008-09-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772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24 | 
| 发明(设计)人: | 罗世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世明 | 
| 主分类号: | H02K15/06 | 分类号: | H02K15/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振安创业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王爱群 | 
| 地址: | 528311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机 生产 方法 实现 落线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落线机。
背景技术
电机定子线圈绕制过程中,定子嵌线机是将漆包线送进定子铁芯内的机械设备,如国家专利局所公布的发明名称:定子嵌线机的落线模具,申请号为:200610097554.3,其结构为:具有一法兰盘,法兰盘一端联接有导条和在导条外圈的储存条,储存条的外部有安装在法兰盘上的储存条盖,法兰盘的另一端安装有料筒座,料筒座内安装有储料筒,料筒座的另一端联接有推杆定位板,推杆定位板与安装在连接盘上的推杆座之间设置有推杆,有还具有一模具托架,其一端固定有承托法兰盘的下方周边的法兰盘座,另一端与连接盘联接,上述的结构存在不足之处:1、将线圈挤进电机铁芯上的线槽内,因其线圈在进入时使用强迫方式挤压进入线圈槽内,会出现大量线圈折断,为避免线圈挤进线槽时挤断,采用粗线径和线槽槽口较宽的电机铁芯,造成制造成本高;2、此结构只能应用相对较粗的线圈,因此应用范畴对狭窄,不利于市场发展需求。
还有一种是采取人工万式进行电机落线,虽然可以采用较细线径的线圈及线槽槽口较窄的铁芯和应用范畴广泛,但是人工落线存在效益低的缺点,而且往往还需要具备一定技能的工人,在目前人员流动相对较大的情况下,企业相对较难长期流住员工,因此严重阻碍生产进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而提供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和线圈不易挤断的一种落线机。
一种电机的落线生产方法,将电机的各绕组线圈置于模架的线圈导条上,线圈导条对应置于电机的定子铁芯上,令定子铁芯或输出轴处于振荡状态下,由导线头将线圈从线圈导条上推入定子铁芯的线槽内。
该振荡是由模架上安装振动器,将定子铁芯置于模架上获得。
该振荡是由输出轴上安装振动器所获得。
一种实现电机落线生产方法的落线机,包括机架、模架和安装于机架上部的液压缸组成,其特在所述的机架上设置有一振动器,振动器上设有放置定子铁芯的模架,液压缸的输出轴上安装上模推板。
所述模架由上、下层板及之间连接有导柱,导柱上设置弹性件,上层板上设有导线头,导线头上设有放置线圈的线圈导条,在线圈导条的顶部设置有铁芯定位,振动器的振动输出轴穿过上、下层板连接于导线头构成。
所述导线头两侧的设有推力柱,推力柱一端固定在上层板上。
所述上层板还有线圈导条座,线圈导条插置线圈导条座上,导线头放置于线圈导条座所设的凹位处。
所述输出轴还连接有法兰盘和上模板,上模推板与上模板之间由连接柱相连接。
所述模架设置有铁芯定位,相对于定子铁芯设有线圈储存模,线圈储存模内设有推动线圈进入定子铁芯线槽的导线头。
所述模架开有一个凹槽,凹槽内设置有复位弹簧,铁芯定位置于复位弹簧上,凹槽的端口开有一空腔,空腔上置有定子铁芯,定子铁芯的线槽对应置于铁芯定位。
所述的线圈储存模由线圈导条座及插置于线圈导条座上的线圈导条构成,导线头放置于线圈导条内,输出轴顶于导线头上。
所述的线圈储存模与输出轴之间还设置有压板和导柱推板,在压板和导柱推板之间设有导柱,导柱上套有弹簧,一输出轴穿过压板顶于导线头上。
一种实现电机落线生产方法的落线机,包括机架、模架和安装于机架上部的液压缸组成,其在所述的机架开有一个凹槽,凹槽内设置有复位弹簧,铁芯定位置于复位弹簧上,凹槽的端口开有一空腔,空腔上置有定子铁芯,定子铁芯的线槽对应置于铁芯定位,相对于定子铁芯设有线圈储存模,线圈储存模内设有推动线圈进入定子铁芯线槽的导线头,线圈储存模与液压缸之间还设置有压板和导柱推板,在压板和导柱推板之间设有导柱,导柱上套有弹簧,输出轴上设置有一振动器,输出轴穿过压板顶于导线头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利用振动器让线圈在振动过程滑入定子铁芯线槽内,避免定子铁芯挤断线圈,提高电机的质量;2、本结构能采用线径细的线圈和较窄线槽的定子铁芯,一方面可以应用到各种各样的电机,应用范畴广泛且节约材料成本;另一方面在材料成本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大大提高电机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具体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世明,未经罗世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986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