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BOPP薄膜用的高效抗静电母料及其生产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98397.4 | 申请日: | 2008-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5345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8 |
发明(设计)人: | 王锦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锦江 |
主分类号: | C08L23/12 | 分类号: | C08L23/12;C08K5/103;C08K5/17;C08K5/55;C08J3/22;B29B9/12;B29C47/92 |
代理公司: | 汕头新星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林希南 |
地址: | 515041广东省汕头市长平路碧***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bopp 薄膜 高效 抗静电 料及 生产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塑料薄膜的功能助剂及其工艺,具体是指一种BOPP薄膜(即: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用的高效抗静电母料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BOPP薄膜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软包装材料,由于具有无色、无嗅、无味、无毒的特点和高拉伸强度、高冲击强度、强韧性高,优良的光学性能等特性,所以在包装领域有着十分广泛地应用,其市场也在不断扩展,我国2007年BOPP薄膜产量达200万吨/年,2008年底将有二十几条BOPP薄膜生产线投入生产,未来BOPP薄膜年产量将达到250~300万吨/年。但是,BOPP薄膜的加工或使用过程中,由于薄膜间的摩擦会产生静电作用,使得BOPP薄膜表面吸附空气中的灰尘或其他脏东西,不仅影响到薄膜的美观,而且薄膜与薄膜之间会产生相互粘结现象,影响正常生产和使用,另外静电还存在会对人体造成伤害的问题,为此人们在BOPP薄膜的加工过程中加入抗静电剂来降低并消除产生静电作用。
抗静电剂的作用机理:当BOPP薄膜添加有表面活性剂类的抗静电剂时,抗静电剂会迁移到薄膜表面,形成具有取向特征的抗静电剂分子层,其中亲油基植于树脂内部,亲水基向外一侧会吸附空气中的水分,形成一层非常薄的导电层,有效分散了静电电荷,减少静电对灰尘和微粒的吸引力,从而达到抗静电性的效果。
目前作为BOPP薄膜上使用的抗静电剂,可分为阳离子型抗静电剂、阴离子型抗静电剂、非离子型抗静电剂和高分子导电型抗静电剂。其中非离子型抗静电剂不易引起塑料的老化降解等,具有其它类型抗静电剂不具备的优点,它通过低级性不带电的表面活性分子,吸附水分子形成溶剂化合物而形成导电层来降低并消除薄膜表面的静电,是较为理想的BOPP薄膜抗静电剂。
为了使抗静电剂在BOPP薄膜生产过程能够均匀分散于薄膜层中,抗静电剂一般以母料的形式加入。抗静电剂与母料载体聚丙烯充分混合后经双螺杆挤出机挤出、干燥、切粒制成抗静电剂剂母料,再将母料按要求的比例添加到BOPP薄膜生产原料中,经BOPP薄膜生产线挤出、双向拉伸,经过一定时效后抗静电剂就会迁移并均匀分布到BOPP薄膜表面。目前与本发明较接近的现有技术有如中国专利申请第200410067508.X号的双向拉伸聚丙烯用高效抗静电母粒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非离子型抗静电剂母料,其缺点是一是母料中需添加多种其它功能助剂,工艺复杂,增加了工艺成本;二是母料中的抗静电剂含量低,薄膜的需添加量高,增加了薄膜制造成本;三是抗静电效果不理想。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接近的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母料中需添加多种其它功能助剂、工艺复杂且工艺成本较高,母料中的抗静电剂含量低、薄膜的需添加量高且增加了薄膜制造成本,抗静电效果不理想等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BOPP薄膜用的高效抗静电母料及其生产工艺,可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用的高效抗静电母料,其特征是:由如下组分以如下含量(重量份)组成:
聚丙烯 62~70
抗静电剂 30~38
所述抗静电剂最好采用非离子型甘油脂肪酸酯、非离子型乙氧基胺和半离子型硼酸酯衍生物的复合剂,复合比例(重量份)可以是:
非离子型甘油脂肪酸酯 4~6
非离子型乙氧基胺 5~7
半离子型硼酸酯衍生物 1.5~2.5
上述技术方案的较佳含量(重量份)为:
聚丙烯 62~65
抗静电剂 35~38
一种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用的高效抗静电母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是:使用精密称量系统配料,抗静电剂与载体聚丙烯充分混合后经双螺杆挤出机将熔体挤出,挤出机生产温度控制在215~225℃、电流控制在440~460mA,挤出机转数控制在420~430r/min,机头压力控制在18~20MPa/h,熔体温度控制在220~230℃,熔体挤出后经干燥、冷却、切粒而成母料成品,其中所述抗静电剂为重量份4~6的非离子型甘油脂肪酸酯、重量份5~7的非离子型乙氧基胺和重量份1.5~2.5的半离子型硼酸酯衍生物的复合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锦江,未经王锦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9839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旋转料床设备及其铺装料机构
- 下一篇:改性聚氯乙烯管材的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