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烟气湿法同时脱硫脱硝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98374.3 | 申请日: | 2008-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5264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8 |
发明(设计)人: | 岑超平;陈定盛;唐志雄;方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D53/60 | 分类号: | B01D53/60;B01D53/7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深研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雅平 |
地址: | 510655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烟气 湿法 同时 脱硫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大气污染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烟气湿法同时脱硫脱硝 工艺。
背景技术
我国大气污染非常严重,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酸雨频率还在增加,且有从 硫酸型向硫酸硝酸复合型转变的趋势,氮氧化物可能取代硫氧化物成为酸雨的 主要来源,因此对烟气进行同时脱硫脱硝非常迫切。关于烟气脱硫脱硝技术, 国内外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与大规模的工程实践,但目前采用的工艺大多在锅炉 尾烟气段分别设置脱硫、脱硝装置,这种分级方式存在占地面积大、系统复杂 及阻力大、投资及运行费高、烟气系统稳定性控制要求高等问题。烟气同时脱 硫脱硝工艺以其相对投资少、工艺简单,越来越受到重视。利用现有脱硫设施 实现烟气同时脱硫脱硝更是具有实施快、投资低等优点,有很好的经济和环境 效益。
目前我国锅炉烟气基本上建设了脱硫设施,且90%以上采用湿法脱硫,特别 是中小工业锅炉,基本上是采用以石灰/石灰石、钠碱及碱性废水等碱类为脱硫 剂的简易湿法工艺。湿法烟气同时脱硫脱硝工艺在国内多有研究,本专利申请 人研究过尿素/添加剂同时脱硫脱硝(中国专利申请授权公告号CN1192814C, CN1139422C),后来有人研究尿素/强氧化剂同时脱硫脱硝及尿素/碱土金属类同 时脱硫脱硝等工艺,这些工艺未考虑与现有的湿法脱硫工艺所用吸收剂的衔接, 脱硫和脱硝过程都要消耗价格较贵的尿素,运行费用较高。
从经济、技术等各个方面因素考虑,典型的湿法脱硫工艺仍将占据主要地 位,因此,在现有湿法脱硫工艺上引入NOx吸收剂尿素及促进吸收的强氧化剂, 使原有的湿法烟气脱硫系统同时具有脱硝功能,从而形成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 投资少、运行费用低、能符合我国排放标准的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在提供一种烟气湿法同时脱硫脱硝工艺,利用此工 艺可使目前广泛应用的以碱类作为脱硫剂的简易湿法工艺能够实现低成本的烟 气同时脱硫脱硝。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将待净化的烟气通入吸收反应器,在反应器中烟 气与含有碱类脱硫剂、尿素和强氧化剂的吸收剂充分接触,烟气中的SO2、NOx能同时得到吸收净化。
上述吸收剂中碱类脱硫剂重量百分数为1~25%,尿素重量百分数为1~30%, 强氧化剂重量百分数0.01~1%。碱类脱硫剂特别优选的重量百分数为5~15%, 其中石灰石、石灰重量百分数为5~15%,氢氧化钠重量百分数为5~10%。尿素 特别优选的重量百分数为5~10%。碱类脱硫剂为石灰石、石灰、氢氧化钠,碱 性废水中的一种。碱性废水为纺织印染、造纸及其它制造行业等企业大量排放 碱性工业废水,其pH值一般为8~13,碱性较强可以利用。强氧化剂可为高锰 酸钾KMnO4,漂白粉Ca(ClO)2,次氯酸钠NaClO,双氧水H2O2的一种或多种。
上述的吸收反应器可以选择旋流板塔、喷淋塔、湍球塔、填料塔、鼓泡塔、 文丘里塔等各种吸收塔。
本发明采用石灰/石灰石、钠碱、碱性废水等碱类、尿素和强氧化剂为吸收 剂湿法同时脱硫脱硝,其中石灰/石灰石、钠碱、碱性废水等碱类、尿素都可以 与SO2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硫酸盐,这样可以取得较高的脱硫效率,并且成本低 廉的碱类物质减少价格相对较高的尿素在脱硫的消耗量,从而降低了脱硫脱硝 的整体费用。
吸收剂中的强氧化剂高锰酸钾、漂白粉、次氯酸钠、双氧水可快速将难溶 于水的NO氧化成NO2,提高烟气NOx的氧化度,NOx被尿素还原成N2和CO2, 从而解决了NO难以吸收的问题,取得了较高的脱硝效率。
采用本发明工艺净化烟气,可达到90%以上脱硫效率和50-95%脱硝效率。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在目前广泛采用的碱 性脱硫剂脱硫工艺的基础上实现了同时脱硫脱硝,在投入相当小的前提下脱除 了50~90%的氮氧化物,而且吸收剂来源广泛,成本低廉,强氧化剂使用量小, 脱硫脱硝效率较高,以较少的投入产生较大的环境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未经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9837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支撑架
- 下一篇:纯玻璃无附件工艺衣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