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锅炉专用高效低耗燃煤添加剂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98150.2 | 申请日: | 2008-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5815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04 |
发明(设计)人: | 邹炎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邹炎龙 |
主分类号: | C10L9/10 | 分类号: | C10L9/10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宣国华 |
地址: | 528244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锅炉 专用 高效 低耗 燃煤 添加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添加剂,尤其是涉及一种锅炉专用高效低耗燃煤添加剂。
背景技术
目前,煤炭依然是我国工业锅炉的主要能源,然而由于煤质不等,经常会出现煤燃烧不完全、炉膛结渣结焦、煤渣含碳量高、灰尘多和释放有害气体等问题。为了改善煤的燃烧效率,减少废渣和废气的产生,大多采用在燃煤过程中加入添加剂。现有煤炭添加剂包括无机盐类以及在无机盐类的基础上加入少量有机化合物类,无机盐类组分各异,效果也不尽相同,有些是废物再利用,针对性不强,用量大;加入低分子有机化合物的目的是在起燃阶段提高温度促使煤的燃烧,但是有机化合物具有燃烧快耗氧大的特点,少量的加入并不能起到高效的助燃作用,此外,还有的加入有机聚合物类,目的是在低温下使有机聚合物发生裂解变成小分子烃类或含氧烷类促使煤的快速燃烧,但是也有可能在分解的过程中产生有毒物质造成二次污染。因此,研究出一种成分简单、无毒、无刺激、无挥发、对人体无毒害、对环境无污染的高效节能添加剂是非常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锅炉专用高效低耗燃煤添加剂。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下述技术方案:一种锅炉专用高效低耗燃煤添加剂,包括下述重量份的组分:
氯化镁20-30份 硝酸钠25-35份
硝酸钾15-25份 氯酸钠5-15份
氯酸钾5-15份 高锰酸钾1-5份
所述添加剂成分氯化镁和硝酸钠的作用是使燃煤膨松,防止燃烧时结焦。
所述添加剂成分硝酸钾、氯酸钠、氯酸钾、高锰酸钾起助燃作用,可在不同温度下陆续分解放出助燃成分促使燃煤完全燃烧,进而提高煤炉的炉温和热效率。
所述添加剂使用时按照添加剂与煤的重量份比为1-3∶1000均匀的泼洒于煤面即可。
所述添加剂可应用于土炉、链条炉、往复炉、煤粉炉和流化床等锅炉。
本发明的原理是在煤层表面喷洒添加剂后,添加剂的主要成分氯化镁和硝酸钠会使煤燃烧时膨松,发生共震裂解,重组碳链;同时添加剂的其它成分硝酸钾、氯酸钠、氯酸钾、高锰酸钾会在不同温度下陆续分解并放出各种助燃成分,令燃烧时间延长,促使燃煤燃烧完全,进而提高锅炉的炉温和热能从而达到最大限度的节煤效果;此外,在共振效应燃烧作用下对锅炉还具有清焦、除硫、消烟、除积垢、防止碳焦再被粘附等保护作用,能达到90%以上的效果,能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有害物质排放,达到环保节能的效果,是新一代多功能的高效节能产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火焰升高,颜色变赤白,燃烧强度增强,炉温、蒸汽量逐渐升高;
(2)炉膛燃烧区扩展;
(3)层状煤层变得膨胀与疏松;
(4)清焦、除灰垢和除硫效果显著;
(5)节煤率提高。
附图说明
图1a是加入添加剂前炉火的颜色;
图1b是加入添加剂后炉火的颜色;
图2a是加入添加剂前炉堂燃烧区;
图2b是加入添加剂后炉堂燃烧区;
图3是加入添加剂前后层状煤层膨胀与疏松情况对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优化实施例仅用于阐述本发明,并不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以上公开的组分范围组合,均可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实施例1
按照重量份数取氯化镁28份、硝酸钠33份、硝酸钾22份、氯酸钠12份、氯酸钾13份、高锰酸钾4份混合均匀即可。
将上述添加剂配方在往复炉内进行了试验,未加燃煤添加剂时基本情况如下所述:
(1)火势弱,火焰中焰、内焰燃烧不强烈,见图1a;
(2)锅炉的炉排分灰箱灰分多、灰分含碳量较高;
(3)烟道烟灰多、烟灰颜色深;
(4)烟囱消烟降尘设备随循环水出的灰分多,颜色深;
(5)烟囱冒黑烟现象较为严重;
(6)由于炉渣烧结严重,操作工人几乎每半个小时要把烧结的炉渣撬开打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大。
按照添加剂与煤的重量份比1∶1000加入燃煤添加剂后,情况如下所述:
(1)火焰升高,颜色变赤白,火焰比未加添加剂前好,火焰充满炉膛,见图1b;
(2)锅炉炉排分灰箱的灰减少50%以上,灰分含碳量比以前低;
(3)烟道温度比未加添加剂时有所提高,烟道灰减少50%以上,烟灰比未加添加剂前干净很多;
(4)烟囱消烟降尘设备随循环水出的灰分,比未加添加剂时减少约50%,颜色由原来的黑色变成灰白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邹炎龙,未经邹炎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9815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