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楼房楼板及其生产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198141.3 | 申请日: | 2008-08-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5391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8 |
| 发明(设计)人: | 冯国添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国添 |
| 主分类号: | E04B5/02 | 分类号: | E04B5/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28000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楼房 楼板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楼房楼板及楼房楼板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楼房楼板存在以下缺点:现有的建筑物护体砌砖、楼板预制件铺放、并合楼板,造价便宜,但如果遇到高强度地震,则付出昂贵,如唐山、汶川的大地震,这种高强度地震导致这种结构的楼房最易坍塌,伤亡人数最多;现浇注的房屋楼板,除了采用钢模外,农村基本上是采用木材做模,大量耗用木材,建造一间80平方米5层高的楼房,需要消耗50亩的成年树木,另外,楼板底见光面需要二次抹灰,不跟楼龄,出现剥落现象。工序繁琐、费工时;秦砖汉瓦的土房建筑,防风、防震度极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产效率高、施工简单方便、环保的楼房楼板及其生产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楼房楼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钢模装圈梁与主梁模,模顶上铺放有不锈钢龙骨支架总成,龙骨方格内黏贴有天花板块,天花板块通过钢管支顶,天花板面上布有筋。
所述龙骨方格为60mm×60mm或60mm×80mm,龙骨方格顶加焊预埋的桡钩件,龙骨的见光面喷有颜色。
所述天花板面上的底主筋采用10-12mm的螺纹钢,面筋采用6mm的圆钢。
所述生产楼房楼板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①在梁模顶铺放龙骨支架总成,拼焊成楼板总面积的总成;
②采用顶支撑好,龙骨支架的方格涂上散装的玻璃胶,粘贴铝塑板或抛光地板砖;
③设定行条型的主筋为纵向,楼板底副筋为横向;
④横向的底主筋采用8mm圆钢,面筋采用圆钢焊接加工成床垫型楼板钢筋网总成;
⑤楼板钢筋网中空位按比例有序穿放薄壁低劣的塑料管,中间的承重主力位如跨度大的采用2-3根钢管或如要求保温楼板的改放泡沫保温棒。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的优点具体如下:文明施工,扰民少,免去装模板、后期二次装修、电锯的噪音,没有建筑垃圾;不用装楼板模,省工时,免除木模板的堆放、运输、遗弃;先吊顶,利用吊顶面代替木模板,取得一物二用的双赢效果;合理化布筋,主筋焊成行条型,小材大用。楼板加厚床垫型钢筋网,增强承重防震力,延长寿命;拆顶后楼板已经完全装修,美观、实用、舒适、环保,室内遇上火灾时,天花板起到保护楼板的隔火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发明龙骨支架方格为60mm×60mm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发明龙骨支架方格为60mm×80mm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发明梯型主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发明楼板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楼房楼板及其生产方法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所述的楼房楼板包括钢模装圈梁与主梁模,模顶上铺放有不锈钢龙骨支架总成,龙骨支架1方格内黏贴有天花板块,天花板块通过钢管支顶,天花板面上布有筋。龙骨支架方格为60mm×60mm或60mm×80mm,龙骨方格顶加焊预埋的桡钩件,龙骨的见光面喷有颜色。天花板面上的底主筋采用10-12mm的螺纹钢2,面筋采用6mm的圆钢3。生产楼房楼板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①在梁模顶铺放龙骨支架总成,拼焊成楼板总面积的总成;
②采用顶支撑好,龙骨支架的方格涂上散装的玻璃胶,粘贴铝塑板或抛光地板砖;
③设定行条型的主筋为纵向,楼板底副筋为横向;
④横向的底主筋采用8mm圆钢,面筋采用圆钢焊接加工成床垫型楼板钢筋网总成;
⑤楼板钢筋网中空位按比例有序穿放薄壁低劣的塑料管,中间的承重主力位如跨度大的采用2-3根钢管或如要求保温楼板的改放泡沫保温棒4。
本发明所述的楼房楼板零耗木材、铁钉、抹灰砂浆,楼板的中空位填放泡沫保温棒达到保温楼板的目的。90平方的建筑面积,现工法需要70个工作日,优化的工法只需要38个工作日,节约材料,节钱十分之一。楼板不用支梁,每层同等的实用净高,楼层可建低20mm。工法优化,施工简便,减少劳动力,有利大量建筑技术人员的步入。本优化的楼板对比现有的商品楼的毛坯楼板效益明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国添,未经冯国添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981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锂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1/4λ天馈避雷器的调试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