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环保型香烟焦油吸附剂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97356.3 | 申请日: | 2008-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8557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8 |
发明(设计)人: | 曾德芳;张圣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24D3/06 | 分类号: | A24D3/06;A24D3/1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安国 |
地址: | 430070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环保 香烟 焦油 吸附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环保型香烟焦油吸附剂,具体的说是提供一种既能大量脱出香烟烟气中有害物质,又能保持烟味的环保型吸附剂。
背景技术:
随着各国政府对卷烟烟气中的有害物质的限制越来越严格,以及消费者对吸烟与健康的关注日益增强,国内外烟草行业都采取了相应的烟嘴过滤措施,如激光打孔,高透气性的卷烟纸及在丝束中加入吸附剂活性炭、二氧化钛、硅胶、海泡石等,但这种工艺复杂,成本高,或使得焦油下降幅度不大,而烟碱却产生大幅度的下降,减淡了烟味;或虽使烟中焦油量降低,但对焦油中特强致癌物——苯并(α)芘、亚硝胺等吸附量甚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环保型香烟焦油吸附剂,该吸附剂在大量脱除香烟烟气中的焦油、CO、醛类、芳烃等有害物质的同时,对烟碱的吸附量甚少,甚至不吸附,这样就保持了原有烟味基本不变。
本发明复合环保型香烟焦油吸附剂,是由改性天然高分子多糖与改性凹凸棒石按3:7~7:3质量比均匀混合而成,二者颗粒大小均为60~100目;
其中,所述的改性天然高分子多糖为用红龙虾壳作基本原料,加入工业盐酸反应,再加入工业氢氧化钠反应,最后加入工业氯乙酸反应,得到的分子量为30—50万、粘度为10—50mPa·S的改性天然高分子多糖溶液的烘干物;所述的改性天然凹凸棒石为天然凹凸棒石中加入低熔点黏结剂聚乙烯醇和造孔剂聚乙二醇,经煅烧、粉碎的产物。
本发明中所述的改性高分子多糖的制备,其制备方法是:用红龙虾壳作基本原料,加入红龙虾壳质量15%的工业盐酸(HCl质量含量33%)在20±2℃下反应≥1小时,再加入红龙虾壳质量10%的氢氧化钠(工业品固体,含量98%)在沸腾条件下反应≥1.5小时,最后加入红龙虾壳质量14%的氯乙酸(工业品,含量98%)在50±2℃下反应≥2小时,便得到可直接溶于水的分子量为30—50万、粘度为10—50mPa·S的改性天然高分子多糖溶液,再将此高分子多糖溶液烘干,即制得改性高分子多糖。
本发明中所述的改性凹凸棒石的制备,其制备方法为:在天然凹凸棒石中,按凹凸棒石质量,加入2%的低熔点黏结剂和2%的造孔剂,然后在600℃温度下煅烧20min,最后经粉碎研磨便得改性凹凸棒石,其中所述的黏结剂为质量浓度10%聚乙烯醇,所述的造孔剂为聚乙二醇。
本发明的复合环保型香烟焦油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将改性的天然高分子多糖和改性凹凸棒石,分别研磨,分别筛选60~100目颗粒,然后按改性的天然高分子多糖和改性凹凸棒石筛选颗粒质量比3:7~7:3混合均匀,即得复合环保型香烟焦油吸附剂。
本发明的复合环保型香烟焦油吸附剂的用法,将该吸附剂均匀地填入醋酸纤维中间,然后按常规制作过滤嘴工艺制成香烟过滤嘴,每支香烟过滤嘴中吸附剂量为30mg。
本发明脱除香烟烟气有害物质用的吸附剂,由一种天然高分子多糖与凹凸棒石经改性后均匀混合而成,此吸附剂中的高分子多糖吸附烟气中的有害成份表现为二种基本形式:分子间的物理吸附及化学吸附;分子间的物理吸附是指呈中性的有机和无机分子靠分子间的范德华力被壳聚糖大分子吸附在网状结构的骨架上;烟气中的有害物质如氨气、一氧化碳都是有极性的,很容易和改性壳聚糖大分子中的—NH2基团或—OH基团形成分子间的氢键结合或螯合以及离子电性吸附即化学吸附作用;而凹凸棒石作滤嘴添加剂,不但能截留烟气中的微小质点,而且对烟气中的吸附具有明显的选择性,它对有害健康的极性气体化合物和大分子致癌物能优先吸附,而对非极性化合物吸附的很少,这样就基本保持了香烟的原有烟味。
本发明的吸附剂,其使用方法十分简便,可以在香烟过滤嘴的制备过程中将上述发明的吸附剂粉末均匀喷撒在卷动的醋酸纤维中,然后转棒定型、切割、复合即可。本发明的吸附剂的使用量很少,每支香烟中含30mg左右。由于本发明的选择吸附性能很好,所以它在大量脱除香烟烟气中的焦油、一氧化碳、醛类、芳烃等有害物质的同时对烟碱(尼古丁)的吸附量相当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例对本发明的技术给以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本发明吸附剂的制备
制备步骤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9735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