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以高岭土为载体的蓝藻清除剂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10197254.1 申请日: 2008-10-14
公开(公告)号: CN101381143A 公开(公告)日: 2009-03-11
发明(设计)人: 肖国琪;严春杰;韩利雄;朱小燕;梅娟;余洪杰;汪涛;郭爱锋;海书杰 申请(专利权)人: 云南博尚高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主分类号: C02F1/52 分类号: C02F1/52
代理公司: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唐万荣
地址: 677008*** 国省代码: 云南;5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高岭土 载体 蓝藻 清除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污染治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体藻类清除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蓝藻(blue green Algae)是一类进行产氧光合作用的原核生物,又称蓝细菌(cyanobacterium),属于蓝藻门。蓝藻是水体中的正常组成之一,但当过度的生长繁殖后,就会形成绿潮,亦称水华。蓝藻水华已成为世界范围的环境灾害,在中国60%的湖泊有富营养现象,将受到绿潮的影响。治理藻类方法包括化学,物理和生物技术等方法。化学方法如杀藻剂等已经有较少的关注,因为杀藻剂会影响其他生物,藻类也会释放出藻毒素。物理方法如通过浮选,曝气,打捞或是离心等方法,能够无二次污染的解决问题,但是,因为藻太小不易去除水,致使效率低,高代价等而使这种方法也不够实用。生物和生态修复的方法还可以,在不是很大的区域中取到较好的效果,但强大的工程后备和相对较长的周期使它对蓝藻爆发无法使用。新发展的细菌控制手段,因为目前还未解决它的安全及操作问题而作罢。其他的生物方法如喂鱼控制和藻类竞争不是很有效。应用商业用絮凝剂(如聚合氯化铝和聚合氯化铁)于自然水体中因为安全和经济原因而作罢。

近来,随着水体富营养化越来越严重及气候条件变暖,蓝藻水华已经年年在我国大面积的水域如太湖、滇池、巢湖等里爆发,引起了国家和地方的高度重视,科技界也对此大量的研究工作,出现了较多的专利和研究文章。矿物材料应用于蓝藻治理是其中很重要而有效的一个研究方向。

粘土矿物中利用蒙脱土来治理藻类的研究较多。但利用高岭土来治理藻类却相对较少,但因为高岭土与蒙脱土性质有许多类似,如都是片层矿物,都有絮凝效果出现等。所以,利用在蒙脱土中方法应用于高岭土中的研究很多,如利用聚合氯化铝、壳聚糖、酸、表面活性剂聚烯酰胺、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烷基多糖苷季铵盐、三烷基聚氧乙烯基三季铵盐等。但有些方法对于高岭土治理藻类没有很大的作用。如治理赤藻,日本代田认为高岭土无明显作用,不过,俞志明认为高岭土中的某些种类具有比蒙脱土更高的絮凝赤潮生物的能力,其中埃洛石是一种。美国切萨皮克湾出现大量藻后,就是利用高岭土来去除赤潮生物原甲藻(Prorocentrum sp)和褐胞藻(Chattonella),其叶绿素含量去除率2.5小时之后的和四天之后利用活体荧光技术标示,发现达到99%,92%左右。而酸改性处理后的高岭土对其去除赤潮生物的能力不能大幅提高。可见,在治藻方面,对蒙脱土改性的方法,对于高岭土不一定适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高岭土为载体的蓝藻清除剂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制备的蓝藻清除剂去除蓝藻效果显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以高岭土为载体的蓝藻清除剂,其特征在于它由Ce(NO3)3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和高岭土原料制备而成,氢氧化钠溶液的加入量是Ce(NO3)3溶液体积的1~5%,高岭土的加入量是Ce(NO3)3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总质量的5~30%;其中,Ce(NO3)3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2~0.5%,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浓度为5~10%。

上述一种以高岭土为载体的蓝藻清除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

1)配制质量浓度为0.2~0.5%的Ce(NO3)3溶液,配制质量浓度为5~10%的氢氧化钠溶液,备用;按质量浓度为5~10%的氢氧化钠溶液的加入量是质量浓度为0.2~0.5%的Ce(NO3)3溶液体积的1~5%,选取Ce(NO3)3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按高岭土的加入量是Ce(NO3)3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总质量的5~30%,选取高岭土;

2)在搅拌下,向Ce(NO3)3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絮状沉淀后,继续搅拌25~35min,得絮状沉淀混合溶液;

3)向絮状沉淀混合溶液中加入高岭土,搅拌25~35分钟后过滤,干燥(在90~100℃下干燥10~15小时),得到以高岭土为载体的蓝藻清除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博尚高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未经云南博尚高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972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