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镭射线及其信号检测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196861.6 | 申请日: | 2008-09-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666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0 |
| 发明(设计)人: | 李秀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茂鸣压缩机轴承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B7/00 | 分类号: | G01B7/00;G01B7/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30015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镭射 及其 信号 检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设备,特别是一种以镭射码方式排列的检测母线,也称镭射线,及其信号的检测方法。
技术背景
现有的用于检测位置或位移的设备存在很多的弊端和不足,例如通过接触性检测获取位移的设备,对接触部件有机械性磨损,或对于一些利用电磁信号进行检测的设备,检测的结果容易受到电磁干扰、环境噪音、接收信号电平波动等情况的影响,抑或容易受到雨水、灰尘、酸碱等自然环境的影响,从而导致检测精度低、误差大、可靠性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上述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检测精度高的镭射线及其信号检测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镭射线,包括电缆芯线、模芯和电缆护套,所述电缆护套将所述电缆芯线和模芯包裹在其中,所述电缆芯线包括至少两对芯线,其中一对为相互平行的基准线,其余各对地址线为每隔一个步长交叉一次的地址线,每对地址线的步长各不相同,分别为最小步长的2i倍,其中i=0,1,2......。
还可包括与至少一对地址线步长相等,且错开半个步长的地址线。
所述镭射线的最小步长可为20~400毫米,较佳值为200毫米。
所述镭射线的总长度可为2n-1*W,其中,n为地址线的对数,W为最小步长。
一种采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镭射线的检测方法,所述镭射线通过和天线之间的电磁耦合来进行通信,并在通信的同时检测到天线在镭射线长度方向上的位置。
可包括以下两种检测方式:
(1)固定检测方式,地址编码发射器和天线安装在移动站,通过天线发射地址信号,地址编码接收器与所述镭射线相连,并安装在固定站上,在固定站完成地址检测。
(2)移动检测方式,地址编码发射器与所述镭射线相连,并安装在固定站,通过镭射线芯线发射地址信号,天线、地址编码接收器安装在移动站上,移动站直接检测到地址。
本发明包括电缆护套和由所述电缆护套包裹的电缆芯线和模芯,所述电缆芯线包括至少两对芯线,其中一对为相互平行的基准线,其余各对地址线为每隔一个步长交叉一次的地址线,每对地址线的步长各不相同,分别为最小步长的2i倍,其中i=0,1,2......。所述镭射线通过和天线之间的电磁耦合来进行通信,并在通信的同时检测到天线在镭射线长度方向上的位置。本发明能够达到如下有益效果:
(1)非接触位置检测:镭射线位移传感器是通过安装在移动站的天线和敷设在移动机车轨道旁的镭射线进行电磁耦合来传递信息的,无机械性接触磨损;
(2)绝对位置检测:由于镭射线芯线以镭射码方式交叉扭绞排列,保证镭射线芯线全程无重叠的交叉点,能够在移动机车行走范围内连续地、高精度地检测绝对地址,检测精度达5毫米,完全可以满足移动机车精确定位的需求;
(3)抗干扰能力强:由于镭射线使用了特有的交叉扭绞结构及相位检测技术,能够消除电源开、停过程中产生的电磁干扰,也不受环境噪音和接收信号电平波动的影响,能够在诸如铁矿石场等恶劣环境条件中长期可靠的工作;
(4)适用于恶劣的工业环境:安装在室外的镭射线、天线、始端箱、终端箱和段间箱采用非金属材料制作而且采用密封工艺,不怕雨水、灰尘,耐酸、碱腐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电缆芯线的展开图
图2为本发明中固定检测方式工作原理图
图3为本发明中移动检测方式工作原理图
图4为本发明中精密地址检测工作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本发明是一种以镭射码方式排列的检测母线,也称镭射线,包括电缆护套和由所述电缆护套包裹的电缆芯线和模芯,所述电缆芯线如图1中所示,所述电缆芯线有两种,即基准线R线和地址线G0线-G9线,基准线R线在整个镭射线段中不交叉,用于获取标准信号,地址线用于检测地址。各对地址线按不同步长规律编排,每隔一个步长交叉一次,设镭射线的最小步长为W,则G0、G1、G2…G8、G9步长分别为20W、21W、22W……28W、29W,即1W、2W、4W…256W、512W。
通过上述布置的地址线,可实现绝对地址的检测。所述绝对地址的检测可通过如下两种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茂鸣压缩机轴承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武汉茂鸣压缩机轴承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9686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合成气一步法合成LPG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制冷剂凝固的预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