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间隙电涌保护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196203.7 | 申请日: | 2008-08-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4541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14 |
| 发明(设计)人: | 束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创捷防雷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H9/04 | 分类号: | H02H9/04;H02H9/06;H01T1/00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凌霄 |
| 地址: | 213016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间隙 保护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过电压保护器件,尤其是一种具有防雷击的复合间隙电涌保护器。
背景技术
雷击电涌不能被阻止,因为它包含的能量太强,正是由于这种原因,保护敏感电气设备免受电涌损坏的策略是把电涌从设备外分流。尤其是电涌保护器中的气体放电管和空气间隙(火花隙)放电器具有大的放电能力,但存在有三个主要问题,制约着它们的推广应用:一是脉冲放电后的续流造成对系统电压的短路;二是存在着降低击穿电压和提高工作可靠性和寿命的矛盾,因为降低击穿电压要求减小间隙长度,而这将使可靠性和寿命下降;三是气体击穿导通时电流电压的变化速率大,产生较强的电磁干扰。近十多年来,人们对气体放电管和空气间隙(火花隙)放电器件进行了很多改进,保持了它们放电能力大的优点,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克服了上述三方面的缺点。
改进措施之一是采用主间隙和辅助间隙分开的复合间隙,用短间距的辅助间隙来降低击穿电压,用长间距的主间隙来保证可靠性和寿命。但仅仅这一措施还不能解决续流问题。
改进措施之二是将多个基本上相同的间隙串联起来,使各串联间隙电弧电压之和大于系统电压峰值,从而避免了续流。但是为了保证各间隙的击穿,必须对每个间隙采取均压,或触发等措施,使整个器件变得相当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放电能力强,在器件最大工作电压下无续流,且击穿电压低,击穿导通时电流电压的变化速率较小的脉冲过电压保护器件的复合间隙电涌保护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复合间隙电涌保护器,具有外壳,外壳内设置有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及压敏电阻,外壳内设置有放电器,所述的放电器由一个长间隙和至少1个短间隙构成,长间隙上设有相邻两个电极片,长间隙的相邻两个电极片上并联有至少一个压敏电阻,在长间隙中还设置有导电性栅片,相邻两导电性栅片之间设有用于隔离两导电性栅片的绝缘片,放电器两端(的两个电极接点)分别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连接(接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
所述的在长间隙的相邻两个电极片上并联有至少1个压敏电阻或压敏电阻与电容器的并联组合。
所述的放电器所配备的短间隙的数量为1个以上,(如是多个应分设于长间隙(6)的两侧)。
所述放电器的工作介质是惰性气体或空气。
所述的长间隙中的导电性栅片的材质为金属或石墨或其他导电材料。
所述的绝缘片材质为陶瓷片或玻璃釉或其他绝缘材料。
所述的绝缘外壳材料为陶瓷,但不限于陶瓷,也可以是其他绝缘材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放电能力强,在器件最大连续工作电压下无续流,且击穿电压低,击穿导通时电流电压的变化速率较小的脉冲过电压保护器件。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放电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短间隙击穿时的电压分配的电路图。
图4为长间隙击穿前的电压的电路图。
图中:1.外壳 2.第一电极 3.第二电极 4.压敏电阻 5.放电器 6.长间隙 7.短间隙 8.电极片 9.导电性栅片 10.绝缘片。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复合间隙电涌保护器,具有外壳1、第一电极2、第二电极3、压敏电阻4,还设置有起保护作用的放电器5,放电器5两端分别与第一电极2和第二电极3连接。
如图2所示复合间隙电涌保护器中的放电器5是由一个长间隙6,和二个短间隙7构成,长间隙6上设有相邻两个电极片8,长间隙6的相邻两个电极片8上并联有一个压敏电阻4,且在长间隙6中设有导电性栅片9,相邻两导电性栅片9之间设有用于隔离两导电性栅片9的绝缘片10。
本发明的复合间隙放电器的参数设计要满足四个基本关系:A.所有短间隙7的击穿电压之和UbG1应小于带导电性栅片9的长间隙6的击穿电压UbG2;B.压敏电阻4在其标称放电电流IN下的限制电压Ucla应高于UbG2;C.带导电性栅片9的长间隙6的电弧电压Ua应高于本器件的最大连续工作电压UC的峰值;D.所有短间隙7的击穿电压之和UbG1应大于本器件的最大系统工作电压的峰值这四个基本关系可用下面三个不等式来表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创捷防雷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创捷防雷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962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