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杆轴瓦压装护导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95278.3 | 申请日: | 2008-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2839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13 |
发明(设计)人: | 丁小军;张永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罡阳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0 | 分类号: | B23P19/00;B23P1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541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杆 轴瓦 压装护导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压装置,特别是一种具有护导结构的模压装置。
背景技术
连杆是发动机中传递动力的关键部件,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发动机质量。连杆与曲轴配合端是一对摩擦副,在连杆孔中配置有色金属轴瓦以减少摩擦。轴瓦与连杆的配合为过盈配合,现有技术采用压力机械能够快速实现批量安装。但是薄壁结构的轴瓦钢性差,压装过程中易变形,从而影响轴瓦与连杆孔的配合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结构简单的连杆轴瓦压装护导结构,该结构在压装过程中有效保护薄壁轴瓦顺利压入连杆孔中。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技术目标。
连杆轴瓦压装护导结构,它包括框架结构的滑动模架及其配套的动压头、滑芯和底座。所述动压头由螺钉固定连接在滑动模架的滑板底面中部,动压头随滑板上下运动。底座与动压头同轴,底座安装在滑动模架的底上。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动压头外壁套装间隙配合的护套,护套内径等同底座的内径,护套内径与轴瓦的外径间隙配合构成外壁护导结构,护套外壁止口至动压头固定端之间套装第一压力弹簧构成轴向伸缩结构,护套相对动压头的轴向滑动由第一螺钉限位。所述底座内孔与滑芯间隙配合,滑芯朝下的轴向内孔中装有第二压力弹簧构成轴向伸缩结构,滑芯顶端与轴瓦间隙配合构成内壁护导结构,滑芯相对底座的轴向滑动由第二螺钉限位,定位销与底座并排直立在滑动模架的底板上。
上述结构中,连杆大端孔内孔间隙套装在滑芯上,其端面止于底座上端面,滑芯顶端间隙套装被压装的轴瓦,随动压头下移的护套首先套在被压轴瓦外壁,护套相对于下移的动压头不动,直至护套与动压头底端齐平,也就是轴瓦被压进连杆孔中为止,护套随动压头上移以备新一轮压装。定位销的定位台阶与底座等高,定位销与底座的中心距等于连杆两端孔的中心距,定位销顶端直径与连杆的小端内孔间隙配合。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积极效果:
1、压装护导结构简单,制造容易;
2、薄壁的轴瓦内外壁,在压装过程中始终由护套和滑芯内外护导,压装不会造成轴瓦变形,产品质量稳定;
3、连杆大端内孔与轴瓦配合由滑芯定位,连杆小端内孔由定位销定位,压装位置统一,生产效率高。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所示的连杆轴瓦压装护套结构,它是以滑动模架1为框架,处在滑动模架1上端的滑板1.1底面中部由螺钉2.2固定连接动压头2,动压头2外壁套装间隙配合的护套2.4,护套2.4外壁止口至动压头2固定端之间套装第一压力弹簧2.3构成轴向伸缩结构,护套2.4相对动压头2的轴向滑动由第一螺钉2.1限位。本发明中护套2.4内径等同底座6的内径,该内径与轴瓦7的外径间隙配合。处在滑动模架1下端的底板1.2上安装底座6,底座6内孔与动压头2同轴,底座6内孔与滑芯5间隙配合,滑芯5与朝下的轴向内孔中装有第二压力弹簧5.2构成轴向伸缩结构,滑芯5与相对底座6的轴向滑动由第二螺钉5.1限位。本发明中护套2.4轴向自然伸展状况时,其下端超出动压头2的长度等于被压装轴瓦7的宽度。需压装轴瓦7的连杆4大端内孔间隙套装在滑芯5上,其端面止于底座6上端面,滑芯5顶端间隙套装被压装的轴瓦7,构成轴瓦7内壁的护导结构。定位销3的定位台阶与底座5等高,定位销3与底座6的中心距等于连杆4两端孔的中心距,定位销3顶端直径与连杆4的小端内孔间隙配合。连杆4在两端孔完全定位的情况下作轴瓦7压装,随动压头2下移的护套2.4首先套在被压轴瓦7外壁,构成轴瓦7外壁的护导结构,护套2.4相对于下移的动压头2不动,直至护套2.4与动压头2的底端齐平,也就是轴瓦7被压进连杆4孔中为止,护套2.4随动压头2上移以备新一轮压装。本发明中,薄壁的轴瓦7在压装过程中内外壁始终置于护导结构的保护中,压装时轴瓦不变形,产品质量稳定,生产效率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罡阳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罡阳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9527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造熊猫工艺产品的技术方法
- 下一篇:纳料自洁涂层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