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羊毛纤维改性处理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94511.6 | 申请日: | 2008-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2404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06 |
发明(设计)人: | 朱亚伟;朱建成;姚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D06M11/50 | 分类号: | D06M11/50;D06M11/54;D06M16/00;C12S11/00;D06M13/50;D06M15/643;D06M101/12;D06M101/32;D06M101/28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陶海锋 |
地址: | 215123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羊毛 纤维 改性 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性羊毛纤维的加工方法,具体涉及羊毛散纤维、纱线、毛条或精纺羊毛制品具有防毡缩性能、柔软和滑爽的手感和成衣“机可洗”的性能的改性羊毛纤维的加工方法,属于纺织品染整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羊毛制品,如各类羊毛、散毛、毛条、纱线、精纺毛制品、花式呢绒、高档羊毛针织制品、羊毛机可洗服装等,在印染加工过程中都涉及到羊毛纤维表面鳞片的去除问题,这是印染毛纺行业的共性问题。羊毛纺织制品是结构最复杂的天然纤维之一,因羊毛表面的特殊鳞片组织,导致羊毛染色和化学处理的困难以及毡缩倾向。以氯化剂(二氯异氰尿素盐)去除羊毛鳞片组织的方法是解决羊毛制品毡缩的最常用方法,约占国内精纺毛95%的加工量。
例如,公告号为CN1309881C的中国发明专利“机可洗希尔克绒及其生产工艺”中,公开了一种用二氯异氰尿素盐和复合蛋白酶处理来去除羊毛纤维表面的鳞片来制备机可洗希尔克绒的方法。公告号为CN1176266C的中国发明专利“多步化学处理绵羊毛仿阿尔帕克纤维的方法”采用有机氯DC(二氯异氰尿素盐)和蛋白质酶来处理羊毛散纤维或毛条,来去除羊毛表面鳞片或削去鳞片棱角的方法。氯化法的优点是:氯能侵蚀鳞片结构,减少羊毛制品加工和日常洗涤的表面摩擦效应;适度的氯化剂加工能防止羊毛的损伤,如强力下降,重量损失,手感粗糙、弹性变差。但它不能达到完全的防毡缩洗涤效果,满足不了机可洗后尺寸稳定性的要求。因此,国外高档精纺毛制品或毛条的商业化技术主要采用氯化-Hercosett(氯化/树脂两步法)工艺。二氯异氰尿素盐氯化技术或氯化-Hercosett技术已应用了二十多年,但这一成熟技术近几年内在国外受到了很大的冲击。氯化技术不是一种绿色工艺,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极大,含有毒性很高的AOX(即可吸收的卤化有机物含量)。氯化技术容易对羊毛纤维造成较大的损伤,导致色泽泛黄甚至变色现象,特别不适应高档花色羊毛纱线的加工。
目前,替代羊毛氯化技术以制备羊毛防缩、“机可洗”制品的研究技术有:氧化技术、酶技术、树脂技术和二步或三步羊毛防缩技术等。
1、氧化技术:过一硫酸及盐、双氧水、高锰酸钾等都被尝试应用于毛织物防缩技术,国外采用过一硫酸盐—硅乳液工艺,如Caroat-Ultratex(美国Ciba公司)、Dylan Ultrasoft(PPT公司)等,但对提高羊毛各种易护理的处理效果远不及氯化技术。公告号为CN1136352C中国发明专利“羊毛纤维制品的易护理性能改性方法及其羊毛纤维制品”中,采用氧化(过一硫酸或过一硫酸盐)处理、酶(Argaenzyme STL)处理、柔软处理对羊毛纤维进行改性处理,制备手感柔软、可机可洗的羊毛制品。
2、酶技术:胰蛋白酶、木瓜蛋白酶、脂肪酶、基因改性蛋白酶(如丹麦Novo公司的LAN L)、复合酶(如转移酶和修正蛋白酶)等都曾应用于羊毛的防缩技术。公告号为CN1028781C的中国发明专利“羊毛的酶处理”公开了一种酶(如菠萝蛋白酶)处理方法,使羊毛或动物纤维具有低毡缩或不起毡以及柔软的羊毛手感。公开号为CN1748056A的中国发明专利“羊毛的生物技术整理方法”中,报道了用蛋白酶(如Genencor的Protex Multiplus L蛋白酶)处理羊毛梭织物或针织物,制备收缩小于3%并且不发生起球、毡缩的羊毛制品。公告号为CN1316117C的中国发明专利“羊毛防毡缩整理方法”报道了采用前处理(壳聚糖)、酶处理(中性蛋白酶和中性脂肪酶)和柔软处理,制备羊毛织物防毡缩率小于3%,强度损失在5%以内的羊毛防毡缩织物。公告号为CN1207461C的中国发明专利“羊毛生物改性处理方法”
报道采用脂肪酶(如Lipolase 100T酶)、过氧化氢/过氧化氢酶(TerminoxUltra 50L)、蛋白酶(Nolan)和柔软整理来改性羊毛纱线、散纤维或毛条,制备具有柔软和防毡缩的“机可洗”产品。直接用酶处理难以起到减量修饰羊毛鳞片组织的作用;而经羊毛预溶胀或刻蚀,再用酶处理会因细菌蛋白酶优先攻击高度可膨化的皮质层和不均匀酶水解,虽能使羊毛的洗涤收缩率达到机可洗标准,但纤维强度损伤很大,且手感极其粗糙;如羊毛失重为3%,强力下降25%;失重5%时强度下降高达50%,因此单独酶处理工艺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945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SOI衬底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具有二次保护功能的断路器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D06M 对纤维、纱、线、织物、羽毛或由这些材料制成的纤维制品进行D06类内其他类目所不包括的处理
D06M11-00 用无机物或其配合物处理纤维、纱、线、织物或这些材料制成的纤维制品;和机械处理相结合的处理,如丝光
D06M11-01 .用氢、水或重水;用金属氢化物或其配合物;用硼烷、二硼烷、硅烷、二硅烷、膦、二膦、、二、胂、二胂或它们的配合物
D06M11-07 .用卤素;用氢卤酸或其盐,用氧化物或卤素的含氧酸或其盐
D06M11-32 .用氧、臭氧、臭氧化物、氧化物、氢氧化物或过化合物;从具有两性元素—氧键的阴离子衍生的盐
D06M11-51 .用硫、硒、碲、钋或其化合物
D06M11-58 .用氮或其化合物;如硝酸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