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存储器及半导体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90316.6 | 申请日: | 2008-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5896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7 |
发明(设计)人: | 德永肇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11C17/16 | 分类号: | G11C17/16;G11C17/18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何欣亭;王小衡 |
地址: | 日本神奈***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存储器 半导体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存储器及具有存储器的半导体装置。本发明特别涉及 反熔丝型存储器。本发明还涉及能够以无线方式进行数据的写入及读 取的半导体装置。
背景技术
被称为RFID(射频识别)的技术引人注目,并且应用于流通、履 历管理、物品管理、存在信息管理等各种各样的领域。RFID狭义地是 指利用无线通信技术的数据的交换,并且可以通过在RFID标签(也 被称为RF标签、ID标签、IC标签、无线标签)和读取写入器之间进 行无线通信,而进行数据的写入或读取。
近年来,还研究了在机场的应用,作为一例可举出航空行李管理 系统。例如,专利文献1记载有利用RFID管理利用者(出国者)的 行李的系统。具体地说,通过将RFID标签安装到行李上,并对RFID 标签随时写入必要的数据(利用者的姓名、住址、检查结果等),并读 取写入到该RFID标签的数据而进行管理,以谋求提高保密性、便利 性。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公开2005-289634号公报
写入到RFID标签的数据又被写入到安装在RFID标签上的存储 器。在将RFID用于行李管理的情况下,为防止行李的遗失、偷窃等, 最好设置成一旦写入数据一旦写入后就不能重写。因此,最好安装能 够读取及仅写入一旦写入的一次写入存储器。
作为一次写入存储器,已知通过控制导电状态及非导电状态来写 入数据的熔丝、反熔丝型等熔丝型元件。反熔丝在制造时处于非导电 状态,通过提供预定阈值以上的电信号而变为导电状态。一般地,在 作为存储器使用时,使二值数据中的一方对应于利用制造时即初始状 态的非导电状态(高电阻状态),并且使二值数据中的另一方对应于写 入后的导电状态(低电阻状态)。
然而,即使在对存储器写入预定数据之后,当将阈值以上的电信 号提供给处于非导电状态的反熔丝时,还可以使该反熔丝变为导电状 态。从而,在将反熔丝应用于航空行李管理系统等行李管理的情况下, 有可能降低保密性及安全性,如窜改数据而偷盗行李或者在飞机上装 载危险物品,等等。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防止窜改已写入数 据的存储器以及半导体装置。此外,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能 够在制造存储器后或者在制造半导体装置后随时进行新数据写入的追 记型存储器。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具有防数据窜改的结 构的追记型存储器的无线芯片。
利用多个反熔丝(也称为反熔丝元件、存储元件)构成存储器。 反熔丝采用选自“第一状态”、“第二状态”以及“第三状态”中的一种状 态。将“第一状态”设定为反熔丝的初始状态,并且将“第二状态”及“第 三状态”设定为对反熔丝进行了写入的状态。
反熔丝的“第二状态”及“第三状态”是通过对“第一状态”进行写入 而得到的状态。处于“第二状态”的反熔丝即使进行写入,也不变为其 他状态。同样地,处于“第三状态”的反熔丝即使进行写入,也不变为 其他状态。就是说,本反熔丝具有如下特性:在处于“第一状态”的情 况下,通过进行写入而变为“第二状态”或“第三状态”,但是,在处于“第 二状态”的情况下,即使进行写入,也不变为“第一状态”或“第三状态”, 并且,在处于“第三状态”的情况下,即使进行写入,也不变为“第一状 态”或“第二状态”。
构成存储器的反熔丝以块单位或反熔丝单位写入数据。在存储器 中,以块单位或反熔丝单位区别已写入或未写入。配置在已写入块中 的反熔丝、或者已写入的反熔丝不是处于“第二状态”就是处于“第三状 态”。在采用块单位的情况下,既可以由一个块构成存储器,也可以由 多个块构成存储器。此外,块单位既可以由一个反熔丝构成,也可以 由多个反熔丝构成。
通过如上所述地构成存储器,已写入块的反熔丝不变为其他状态, 所以不能重写。此外,通过使处于“第一状态”的反熔丝存在于未写入 块中,可以进行追记。再者,在对有“第一状态”的反熔丝存在的未写 入块进行追记来使配置在该块中的所有反熔丝变为“第二状态”或“第 三状态”之后,该块成为已写入状态。因此,通过追记而成为已写入状 态的块的反熔丝处于“第二状态”或“第三状态”,而不能重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未经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903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细孔结构的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出租车节能调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