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洗衣干衣机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90258.7 | 申请日: | 2005-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5746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7 |
发明(设计)人: | 麻田和彦;中本重阳;野岛元;悬忍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D06F39/00 | 分类号: | D06F39/00;D06F58/20;H02P27/06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李贵亮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洗衣 干衣机 | ||
本申请是基于申请号为200510097056.4、发明名称为“洗衣干衣机”、申请日为2005年12月30日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合于在一般家庭或专业场所进行洗涤等作业的洗衣干衣机。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洗衣干衣机中,一般先使由蒸发器进行过除湿的空气穿过冷凝器,再使之作为干衣空气进入旋转筒中,并不断进行这样的循环,从而使衣物变干燥(其中的一例可参考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平7-178289)。
图9中示出了上述参考文献中所示的现有洗衣干衣机的概略截面图。如图9中所示,洗衣干衣机的机体1中设有:旋转筒2、电机3、鼓风机22、循环管道1.8、蒸发器23、冷凝器24、压缩机25、节流装置26和变频器电路32。变频器电路32对压缩机25进行驱动,同时,由鼓风机22如箭头所示的那样对投入到旋转筒2中的洗涤物等被干燥物21上进行吹风;在蒸发器23中进行过除湿的空气被引导至冷凝器24,然后作为干衣空气再次在旋转筒2内发生循环,并将干衣空气中的一部分从排气28排出到外部。
但是,上述参考文献1中对于驱动压缩机25的驱动电路亦即变频器电路32、驱动旋转筒2旋转的电机3和向鼓风机22提供电源功率的驱动电路并没有进行详细地描述。在家用洗衣干衣机的场合下,一般使用的是100V、50Hz或60Hz的交流电源,将其与电机3、变频器电路32和鼓风机22独立地连接的做法虽然也可以考虑,但是,在这样的场合下,存在着部件无法共享、机体体积大、制造成本也高的问题。
一般情况下,在采用变频器电路的时候,需要设置对其进行冷却的冷却风扇。在现有的洗衣干衣机中,压缩机和对变频器电路进行冷却的冷却风扇是通过不同的控制电路来进行控制的,故电路结构复杂,需要的电路空间很大,制造成本也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部件能达到合理的共享、机体体积小、制造成本低的洗衣干衣机。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洗衣干衣机中设有:用于供衣物装入的旋转筒;驱动所述旋转筒旋转的旋转筒电机;设有压缩机和热交换器的热泵环路;将所述热交换器和所述旋转筒加以连通的风道;在所述风道内产生气流的电风扇;驱动所述旋转筒电机的第1变频器电路;在干衣过程中驱动所述电风扇的第2变频器电路;在干衣过程中驱动所述压缩机的第3变频器电路;向所述第1以及第2变频器电路提供直流电源的第1整流电路;和向所述第3变频器电路提供直流电源的第2整流电路。这样,第1以及第2变频器电路可以对第1整流电路实现共享,从而可降低造价;另外,在干衣时中被同时驱动的电风扇和压缩机则从第1整流电路和第2整流电路分别供给直流电源后进行操作,负载可由2个整流电路进行分担,从而可以实现有效的利用。
另外,在进行脱水操作时,从第1整流电路经第1变频器电路向旋转筒电机提供电源功率,而对于电风扇无需提供很大的电源功率,这样,第1整流电路和第2整流电路可以合理且高效率地进行操作,机体形状可实现小型化,制造成本也能加以抑制。
另外,本发明的另一种洗衣干衣机中设有:用于供衣物装入的旋转筒;驱动所述旋转筒旋转的旋转筒电机;设有压缩机和热交换器的热泵环路;使所述热交换器和所述旋转筒相连通的风道;驱动所述旋转筒电机的第1变频器电路;在干衣时驱动所述压缩机的第3变频器电路;和至少对所述第3变频器电路进行冷却的冷却电风扇,其中,所述冷却电风扇和所述压缩机串联连接在所述第3变频器电路的输出侧。这样,无需设置冷却风扇专用的驱动电路,只通过简单的构造就可在干衣操作时对第3变频器电路进行有效的冷却,从而可以提供一种小型、低成本的洗衣干衣机。
本发明产生的技术效果如下。本发明洗衣干衣机通过使第1整流电路和第2整流电路进行高效率的操作,能够降低制造成本,减小机体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9025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离散滤波器、采样混频器以及无线装置
- 下一篇:声界面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