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挂车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88600.X | 申请日: | 2008-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588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30 |
发明(设计)人: | 张兴东;刘洪庆;朱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集车辆(集团)有限公司;扬州中集通华专用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63/06 | 分类号: | B62D63/06;B62D13/00;B62D13/06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郭晓东;邢雪红 |
地址: | 518067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挂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有效控制其车轮的行走轨迹的全挂车。
背景技术
挂车按其自身重量的承受方式可以分为全挂车和半挂车,其中总重量由 其自身承受的挂车为全挂车。目前,全挂车均为单台独立使用,无专门的转 向控制机构,因而行走时不能准确控制全挂车车轮的行走轨迹。对于一些特 殊的全挂车来说,例如由多台全挂车串联挂接组成的全挂列车,需要准确有 效地控制全挂车转弯或制动时车轮的行走轨迹,但是由于列车长度很长,司 机无法观察到后端全挂车的行走状况,如果不能准确有效地控制列车中每台 全挂车车轮的行走轨迹一致,则当列车转弯或制动时将会有很大的安全隐 患,容易导致事故的发生。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效控制全 挂车车轮的行走轨迹的全挂车。
为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挂车,包括车架、安装 在车架上的前后轮轴,其中:
所述前轮轴是通过可相对车架纵向中心线位置转动的前副车架与所述 车架连接,所述前轮轴安装在前副车架下面,所述后轮轴是通过可相对车架 纵向中心线位置转动的后副车架与所述车架连接,所述后轮轴安装在后副车 架下面;
在所述前副车架前端的车架纵向中心线位置可转动地安装有转向牵引 杆,所述转向牵引杆由牵引臂和转向臂组成,两者刚性结合呈“L”形,该 牵引臂的前端与牵引车连接,该转向臂的一端与传动杆的一端连接,所述传 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前副车架的前转向臂铰接,在所述前后副车架之间安装 有水平传动轴,所述水平传动轴通过两端支座可转动地安装在车架上;
所述水平传动轴的两端部还垂直固定有前摆臂和后摆臂,其与水平传动 轴在一个平面中,并在水平传动轴的同一侧,且前摆臂和后摆臂的上端分别 与水平传动轴的两端刚性连接;
在所述前摆臂和后摆臂下端分别铰接着前连杆和后连杆,前连杆和后连 杆的另一端分别与前副车架的后转向臂和后副车架的转向臂相连接;
在牵引车与全挂车沿直线行使时,前连杆与前副车架的后转向臂的连接 点、后连杆与后副车架的转向臂的连接点和转向牵引杆的牵引臂在一条直线 上。
本发明的全挂车的前连杆和后连杆的长度为可调节。
本发明的全挂车的水平传动轴的两端与前摆臂和后摆臂之间设有加强 筋。
本发明的全挂车的传动杆的长度为可调节。
本发明的全挂车转弯时可控制前后副车架和车轴的转动角度,从而可靠 有效地控制全挂车车轮的行走轨迹,可降低全挂车行走时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全挂车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全挂车除去主车架后的俯视图;以及
图3是图1中沿A-A或B-B面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和结构,现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 例进行详细说明,然而所述实施例仅为提供说明与解释之用,不能用来限制 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
请参照图1和图2,本发明的全挂车的前后车轴及轮胎2通过悬挂与前 副车架3和后副车架4连接;前副车架3和后副车架4都是通过转盘11与 主车架1连接。前轮轴是通过可相对车架纵向中心线位置转动的前副车架3 与车架1连接,前轮轴安装在前副车架3下面,后轮轴是通过可相对车架纵 向中心线位置转动的后副车架4与所述车架1连接,后轮轴安装在后副车架 4下面。车轴轮胎与副车架可视为一刚性体,可以转盘中心为轴心转动。
本发明的全挂车还具有牵引机构,在所述前副车架3的前端的车架纵向 中心线位置可转动地安装有转向牵引杆5,所述转向牵引杆由牵引臂17和转 向臂13组成,两者刚性结合呈“L”形,该牵引臂17的前端与牵引车连接, 该转向臂13的一端与传动杆6的一端连接,所述传动杆6的另一端与所述 前副车架3的前转向臂16铰接,在牵引臂17和转向臂13的刚性连接处设 有可使整个转向牵引杆5以之为中心转动的销轴12。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的全挂车在前后副车架之间安装有水平传动 轴10,所述水平传动轴通过两端支座9和9’可转动地安装在车架1上,可以 传动轴10的中心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集车辆(集团)有限公司;扬州中集通华专用车有限公司,未经中集车辆(集团)有限公司;扬州中集通华专用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8860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中文辞典建置装置和方法
- 下一篇:硬盘系统状态监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