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节能减排型全混合漩流燃烧器的点火枪管件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188383.4 | 申请日: | 2008-1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619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30 |
| 发明(设计)人: | 蔡松潮;林少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松潮 |
| 主分类号: | F23D14/02 | 分类号: | F23D14/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21011 广东省潮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 减排型全 混合 漩流 燃烧 点火 枪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体燃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节能减排型全混合漩流燃烧器的点火枪管件。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一些适用于陶瓷隧道窑燃烧炉的点火枪装置,在可燃性气体进入耐火燃烧器之前,因其混合配比不合理、没有充分混合、并没有达到理想的燃烧比率,这样就极大的浪费了材料能源,增加了生产成本;在节能排放方面也无法达到世界现行1000 CO PPM/立方米的排放标准。很多技术人员在针对这种问题进行改进时,往往会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毛病,即不仅仅通过改变点火枪装置的结构来实现欲达到的技术标准,而是需要将点火枪装置周围的其它部件与单元结构也适当改进并更新,这样的结果就是不但达不到最终研发目的,而且避免不了还会徒增许多技术成本;即使最终可以初步实现提高燃烧率并节能减排的目的,在大规模的生产与应用中也是不可取的,并不可广泛适用。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节能减排型全混合漩流燃烧器的点火枪管件,以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所致可燃性气体配比不合理、造成大量的原料浪费、徒增技术成本、排放量不达标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节能减排型全混合漩流燃烧器的点火枪管件,包括管体、风管承接件、燃气管、二次漩流混合单元,所述管体的上端连接风管承接件,管体的底端设有燃烧器接口,所述风管承接件的侧壁设有带混合燃气通道的燃气管,位于燃烧器接口上部管体的中部设有二次漩流混合单元,所述二次漩流混合单元的内腔设有两片金属旋风片。
根据不同需求,所述管体与风管承接件之间设置弯管承接件。
所述的二次漩流混合单元内设有两片金属旋风片,每个金属旋风片边缘卡在管件内侧壁处,每个金属旋风片上表面均设有若干圆形通孔,金属旋风片的边缘钻出倾斜角度相同的若干斜齿;所述金属旋风片的厚度为8mm,两个金属旋风片之间的间距设置为20mm,两个金属旋风片设置为其通孔上下相应错开以便产生有效的漩流作用。
本发明所述的节能减排型全混合漩流燃烧器的点火枪管件的有益效果为:结构设计与实施便捷,无需改变其它相关部件的结构;在气体进入耐火燃烧器之前,通过设置二次漩流混合单元,使得气体(空气与可燃气体)配比更加合理,从而达到燃料充分燃烧以及节约成本的目的;排放量可达80-100 CO PPM/立方米,远远低于世界现行的1000 CO PPM/立方米排放标准,完全符合节能减排的要求。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点火枪管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点火枪管件的金属旋风片组合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方框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述的点火枪管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管体;2、风管承接件;3、燃气管;4、二次漩流混合单元;5、燃烧器接口;6、混合燃气通道;7、法兰组件;8、金属旋风片;9、弯管承接件;10、斜齿;11、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节能减排型全混合漩流燃烧器的点火枪管件,包括管体1、风管承接件2、燃气管3、二次漩流混合单元4,所述管体1的上端设有风管承接件2,管体1的底端设有燃烧器接口5,所述风管承接件2的侧壁设有带混合燃气通道6的燃气管3,所述燃气管3的一端连通于风管承接件2的内腔中;位于燃烧器接口5上部管体1的中部设有二次漩流混合单元4,所述二次漩流混合单元4内部设有可产生气体漩流混合作用的两个金属旋风片8;位于二次漩流混合单元4上端的管体1与风管承接件2之间设有弯管承接件9,所述弯管承接件9与风管承接件2之间通过法兰组件7固定连接。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节能减排型全混合漩流燃烧器的点火枪管件,所述的二次漩流混合单元4内设有两片金属旋风片8,每个金属旋风片8边缘卡在管件内侧壁处,每个金属旋风片8上表面均设有若干圆形通孔11,金属旋风片8的边缘钻出倾斜角度相同的若干斜齿10;所述金属旋风片8的厚度为8mm,两个金属旋风片8之间的间距设置为20mm,两个金属旋风片8设置为其通孔11上下相应错开以便产生有效的漩流效果而使得最终进入耐火燃烧器的气体燃烧得更加充分。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松潮,未经蔡松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8838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头盔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市电充电驱动安全按摩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