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体供给装置和液体喷射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186653.8 | 申请日: | 2008-12-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6240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24 |
| 发明(设计)人: | 横内秀弥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41J2/175 | 分类号: | B41J2/175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雒运朴;李 伟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液体 供给 装置 喷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从成为液体供给源侧的上游侧向消耗液体的下游侧供 给液体的液体供给装置和液体喷射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对目标喷射液体的液体喷射装置,广泛知道喷墨式打印 机(以下称作“打印机”)。该打印机通过将被提供给记录头(液体喷射 头)的墨水(液体)从形成在记录头上的喷嘴喷射出,来实施向作为目 标的记录介质的印刷。而且,在这样的打印机中,最近提出了在连接墨 盒(液体供给源)和记录头之间的墨水流路(液体供给流路)的途中具 有为了从墨盒侧向记录头侧加压供给墨水而进行泵驱动的泵的方案。对 于该打印机而言,如果伴随着泵的吸引驱动,泵室变为负压,则从墨盒 将墨水吸引到泵室内,墨水在伴随着泵的喷出驱动被加压的状态下,向 记录头侧供给。
可是,在这样的打印机中,如果伴随着泵的吸引驱动,泵室变为负 压,则墨水从上游侧急剧流入到成为负压的泵室内。即,墨水以快的流 速被从墨盒吸引到墨水流路内,流入泵室内。因此,当从墨盒以快的流 速吸引墨水时,气体与墨水一起被吸引到墨水流路内,有可能在墨水中 产生气泡。而且,当这样的混合有气泡的墨水伴随着泵的喷出驱动向下 游侧供给时,在墨水流路内气泡成长,成为阻挡墨水流动,或者记录头 发生堵塞的原因。因此,为了抑制这样的气体吸引,提出了在位于泵和 墨盒之间的墨水流路的途中设置流路阻力,来降低墨水的流速的方案 (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该专利文献1的打印机中,以异物除去功能为主要目的,在墨水 流路的途中设置了过滤器。而且,当伴随着下游侧的负压泵的驱动,墨 水从上游侧向下游侧通过该过滤器时,该过滤器还作为流路阻力起作 用,使通过的墨水的速度下降。即,过滤器具有从墨水中除去异物、和 抑制气泡的吸引的功能。
[专利文献1]特开2005-81744号公报
可是,对于气体的吸引可以列举以下的原因:当从墨盒急剧吸引墨 水时,外部气体会从墨盒和墨水流路的连接部分(具体是墨水供给针的 插入部分)混入,或者当借助大气连贯通孔被大气开放的墨盒内的气体 在墨水剩余量小时,与墨水一起被吸引。可是,当泵的吸引驱动平缓, 从上游侧向下游侧在墨水流路内流动的墨水的流速慢,从墨盒缓慢吸引 墨水时,墨水的气体混入不会那么成为问题。
但在专利文献1的打印机中,由于在墨水流路的途中固定配置有过 滤器,所以缓慢吸引墨水时,也同样作为流路阻力起作用,反而成为阻 碍泵的驱动效率的要因。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这样的事情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能抑制从液体供 给源向液体供给流路内吸引液体的泵的吸引驱动时气体向液体供给流 路内的混入,并且能良好地维持泵的驱动效率的液体供给装置、和具有 这样的液体供给装置的液体喷射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液体供给装置具备:从成为液体供给 源侧的上游侧向消耗液体的下游侧供给液体的液体供给流路;将该液体 供给流路的一部分作为泵室,按照变更该泵室内的容积的方式进行驱动 的泵;在该泵进行使所述泵室的容积增加的吸引驱动时,通过根据所述 泵室的容积变化的速度,变更所述液体供给流路的流路阻力,来降低在 比该泵室靠上游侧的所述液体供给流路中通过的液体的流速的流速降 低机构。
根据该结构,如果使泵吸引驱动,则由于泵室的容积向增加的方向 变化,在比泵室靠上游侧的液体供给流路内发生负压,所以液体通过该 液体供给流路从成为液体供给源侧的上游侧被吸引到泵室内。这时,在 泵室的容积变化的速度快的情况下,经由液体供给流路内,液体从液体 供给源以快的流速被吸引,但由于流速降低机构根据泵室的容积变化的 速度,变更液体供给流路的流路阻力,所以这样的液体的流速被降低。 即,从液体供给源被吸引到液体供给流路内时的液体的流速在该流速过 快时,由于流路阻力增大,所以被降低为能抑制气体的混入程度的流速。 而在泵室的容积变化的速度慢时,流路阻力不会变得那样大,流速也几 乎不降低。因此,能抑制从液体供给源向液体供给流路内吸引液体的泵 的吸引驱动时气体向液体供给流路内的混入,并且能良好地维持泵的吸 引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未经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8665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以太网供电的车载配送功率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墨接收组件及打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