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186606.3 | 申请日: | 2008-12-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469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 发明(设计)人: | 金樟圭;金普显;李龙;王宇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康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宋丹氢;张天舒 |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垃圾 渗滤 处理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具体而言,涉及将垃圾填埋场产生的垃圾渗滤液进行净化以回收利用或实现安全排放。
背景技术
垃圾填埋是一种普遍采用的城市固体垃圾处理方式。由于压实和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垃圾中所含的污染物将随水分溶出,并与降雨、径流等一起形成垃圾渗滤液。渗滤液中含有大量难降解有机物、氮化合物、重金属等对微生物有害的物质。并且,随着垃圾组份性质、气候变化等因素,渗滤液的水质以及水量变化很大,组份逐渐变得复杂,并且随垃圾填埋场的使用年限发生变化。
目前,垃圾渗滤液处理方式有送往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填埋场内循环喷洒处理、垃圾渗滤液处理厂处理等。但由于大部分填埋场不建有渗滤液处理厂,而将渗滤液送往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但是,对于填埋年限超过5年的垃圾中产生的渗滤液,使用一般的污水处理方法很难达到排放标准,以致给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带来很大影响。
因此,必须对垃圾渗滤液进行合理有效地处理,避免将其直接排入环境或地下水层而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现有技术中,许多填埋场根据渗滤液的特性采用单独的生物处理法、单独的化学处理处理法以及单独的物理处理法,也有综合处理法:化学+物理法,化学+物理+生物法等。
一般生物处理工艺有传统活性污泥法、长时间曝气、曝气式氧化塘、接触曝气法、接触氧化法、SBR,MLE,2级厌氧消化、旋转生物圆盘法(RBC)等。
生物处理法与微生物有很大关系,因此具有运行上的制约和占地面积大以及处理时间长等缺点。另外,微生物不能完全分解去除水中的所有有机物、色度、恶臭等,因此在处理渗滤液问题上仅靠生物法是无法满足处理要求,为了克服这种技术局限而建立与物化法相结合的合理有效的处理工艺构成才是解决渗滤液处理难题的关键。
利用分离膜的渗滤液处理工艺有化学处理法+生物处理法+分离膜工艺、化学处理法+分离膜工艺、物理处理法+分离膜工艺等。分离膜工艺以多种形态适用于渗滤液的2级处理中。
最新的相关技术发展,例如有美国CH2M HILL公司研发出的渗滤液直接渗透法处理技术。此技术能达到高标准的处理水质,又避免了工艺构成的复杂性,且能实现无人自控运行。
美国Rochem Separation Systems,Inc.研发出了Disc TubeModuleDTM)分离膜系统处理工艺。此技术的各项去除率为有机氮96%以上,重金属99%以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90%以上。
再例如日本KOBE STEEL LTD.等多个公司竞争研发的分离膜处理工艺是渗滤液处理技术中的一种分支技术。日本ATAKA公司研发出了生物处理法和分离膜工艺相结合的高新渗滤液处理工艺。此技术工艺组合简单,从而减少了建设投资费用,并且对于不同填埋年限产生的渗滤液都能提供有效的对策。
本申请的发明人致力于利用SBR生物法和分离膜工艺相结合的工艺开发。SBR是序批式间歇活性污泥法Sequencing Batch ReactorActivated Sludge Process)的简称,是一种按间歇曝气方式来运行的活性污泥污水处理技术,又称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技术采用时间分割的操作方式替代空间分割的操作方式,非稳定生化反应替代稳态生化反应,静置理想沉淀替代传统的动态沉淀。SBR技术的主要特征是在运行上的有序和间歇操作,SBR技术的核心是SBR反应池,该池集均化、初沉、生物降解、二沉等功能于一池,无污泥回流系统。
利用SBR生物法和分离膜工艺相结合,目的在于能够利用一个工艺流程处理不同填埋年限的渗滤液。例如,很多传统工艺中往往需要根据垃圾填埋场不同部位垃圾的“年龄”,针对“年轻”渗滤液和“年老”渗滤液采用不同的工序进行处理,而上述SBR工艺与分离膜工艺能够适合各种年龄的渗滤液处理。因此该工艺使工艺构成更为简单化。
但是,上述SBR生物法以及分离膜工艺仍然存在有待改进之处。
1)经过生物处理后的出水悬浮物(SS)浓度约为250~300mg/L,大部分由难降解物质和溶解性物质所组成。为了满足排放水标准并回用处理水,多采用反渗透膜分离工艺构成最终处理工艺。但是,目前的分离膜系统因渗滤液中的多种污染物质而容易产生膜堵塞,一旦发生膜堵塞,系统无法继续运行。
2)另外,将传统的SBR工艺简单结合到上述工艺中不能有效解决氨氮处理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康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康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866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