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终端设备管理方法及该终端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86567.7 | 申请日: | 2008-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4271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7 |
发明(设计)人: | 王睿;吴黄伟;宋悦;刘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12 | 分类号: | H04W4/12;H04W24/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立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黄 威;张 彬 |
地址: | 518129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终端 设备管理 方法 终端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服务器对终端设备进行远程管理的终端设备管理方法及用于实现该方法的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OMA DM V1.2(以下简称DM规范)是OMA(Open MobileAlliance,开放移动联盟)DM(Device Management,设备管理)WG(Working Group,工作组)制定的设备管理统一规范。DM系统提供了一种低成本方案,用于第三方(移动运营商、业务提供商或者合作方的信息管理部门)管理和设置无线网络终端设备(比如手机终端及终端中的功能对象)中的环境和配置信息,解决这些终端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通过OTA(Over The Air,无线网络)方式进行软件和固件的安装、升级等操作。
如图1所示,终端设备上的DM Agent(DM代理)用于解释和执行设备管理服务器下发的管理命令。终端设备上的DM管理树是设备管理服器(DM服务器)通过DM协议对终端设备进行管理的接口,DM管理树中包括一些基本管理对象(MO,Management Object),DM服务器通过对MO的操作达到控制终端设备管理对象的目的。
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中存在下述问题:现有技术中对于用户选择的情况,比如当有多个配置命令需要让用户选择时,终端必须将用户选择的结果返回给服务器,由服务器针对用户的选择,会在下一个消息中向用户发送相应的管理命令,这就导致了管理操作的延迟,以及终端和服务器间交互次数的增多。特别是针对多个终端的情况下,服务器必须为每个终端提供与不同的用户选择对应的管理命令,无法用相同的一套命令为多个终端服务。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服务器无法使用一套命令管理终端设备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管理方法及终端设备,使得终端设备能够在接收到用户选择结果后,无需服务器发送下一条管理命令,而由终端直接执行与用户选择相应的管理命令。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创造的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终端设备管理方法,包括:
接收消息包,所述消息包包含告知命令和管理命令,所述告知命令包括用于终端设备显示的选项,所述管理命令用于对应所述选项而执行;
显示所述告知命令中的选项;
基于所述选项中的被选择的选项,执行与所述被选择的选项对应的管理命令。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设备管理方法,包括:
发送包含告知命令和管理命令的消息包,以使达到对接收侧的终端设备进行管理的目的,所述告知命令包括用于终端设备显示的选项,所述管理命令用于对应于所述选项执行。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消息包,所述消息包包含告知命令和管理命令,所述告知命令包括用于终端设备显示的选项,所述管理命令用于对应所述选项而执行;
显示单元,用于显示所述告知命令中的选项;
执行单元,用于基于所述选项中的被选择的选项,执行与所述被选择的选项对应的管理命令。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服务器,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发送包含告知命令和管理命令的消息包,以使达到对接收侧的终端设备进行管理的目的,所述告知命令包括用于终端设备显示的选项,所述管理命令用于对应于所述选项执行。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达到对用户选择结果的快速响应,并使得服务器可以为多个终端仅提供一套相同的管理命令,终端通过判断用户的选择结果执行相应的管理命令,达到不同的执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服务器对终端设备进行管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终端设备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终端设备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终端设备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五的终端设备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七中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七中一种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七中另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七中另一种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8656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