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充气轮胎的制造方法和生胎成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86556.9 | 申请日: | 2008-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6852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1 |
发明(设计)人: | 大平准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9D30/26 | 分类号: | B29D30/26;B29D3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雒运朴;李 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气 轮胎 制造 方法 成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改善生胎成型时的轮胎部件的卷起工序等来 减少粘贴不良的充气轮胎的制造方法和生胎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的充气轮胎的制造工序中,首先,将包括帘布层的轮胎部件圆 筒状地卷绕到成型鼓上,之后嵌入一对胎圈芯,而使该一对胎圈芯之间 的轮胎部件膨胀变形为环状,而且将比该胎圈芯更靠近轮胎轴向外侧的 轮胎部件的挤出部在胎圈芯的附近卷起以成型生胎(还称为“low cover” 或者“green tire”),并用模具对其进行硫化成型。另外,以往作为成型 生胎的方法,提出有下述专利文献1至3的方案。
专利文献1公开了用预先装入其内周面侧的膨胀为气球状的囊状物 来按压轮胎部件的挤出部并卷起的方法。这样,使用囊状物卷起轮胎部 件的方式一般被称为“囊状物方式”。
另外,专利文献2至3公开了一种如下方法,即如图18所示,轮 胎部件的挤出部c的内周面,将多个沿圆周方向间隔设置的辊r沿着主 体部g从轮胎径向内侧向外按压于轮胎的径向,由此将该挤出部c向主 体部g卷起。这样的卷起方式一般称为“机械方式”。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3957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268371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4-9298号公报
上述专利文献1的囊状物方式中,需要定期更换囊状物等维护。因 此,由于维护的原因不得不停止生产线,而存在无法充分提高生产率。
另外,专利文献2至3的机械方式中,不需要如上述的上述囊状物 的维护。然而,如图16所示,为了与径向平行地按压辊r,如图17所 示,在生胎t的胎圈部和胎侧部的外表面上设置由辊r按压的沟状的凹 部e、和在这些凹部e之间不与辊r接触的非按压部分f。这样的非按压 部分f与挤出部c和主体部g没有充分密接,进而内部有可能残存空气。 另外,如果生胎t的内部残存有大量的空气,则在硫化时发生成型不良 或者耐久性显著恶化等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气轮胎的制 造方法和生胎成型装置,通过使卷起挤出部的辊在径向上从外向内且相对 轮胎径向倾斜地移动,与以往相比,增大辊与挤出部的接触(按压)长度, 进而有效地排出轮胎部件的主体部与挤出部之间的空气,从而能够抑制不 合格品的发生。
本发明中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是一种使用生胎成型装置来制造充气 轮胎的充气轮胎的制造方法,该生胎成型装置包括呈大致圆筒形的成型鼓 和配置在该成型鼓的轴向两侧的轮胎部件的粘贴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 粘贴装置包括:可在上述轴向移动的滑动部件;间隔设置在圆周方向上的 多根摇臂,该摇臂包括:一端被可径向摇动地轴设于上述滑动部件且另一 端在上述成型鼓侧延伸的臂主体、和被转动自由地轴设于上述臂主体的上 述另一端的辊,该充气轮胎的制造方法包括:在遍及上述成型鼓和沿轴向 被保持的上述摇臂的范围将包括带束层的轮胎部件卷绕成圆筒状的工序; 将一对胎圈芯嵌入到上述轮胎部件的工序;通过使上述胎圈芯之间的轮胎 部件膨胀为环状来形成主体部的工序;卷起工序,其对上述主体部与上述 滑动部件之间赋予相对旋转且使上述滑动部件向上述成型鼓移动,由此使 与从上述胎圈芯向轴向外侧挤出的轮胎部件的挤出部的内周面接触的上 述辊,沿着上述主体部从轮胎径向内侧向外侧且相对于轮胎的径向倾斜地 移动,而将上述挤出部向主体部卷起。
另外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充气轮胎的制造 方法,上述主体部在上述辊将挤出部向径向卷起10mm期间旋转10~50 °。
另外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根据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充气轮胎的 制造方法,上述主体部的胎面区域的外面,粘贴有至少包括胎面胶的环状 的胎面橡胶体,并且该充气轮胎的制造方法包括:胎面胶按压工序,其在 卷起上述挤出部的整体或者一部分后,对上述主体部与上述滑动部件之间 赋予相对旋转且将上述滑动部件向从上述成型鼓分离的方向移动,由此使 位于上述胎面橡胶体的外面的上述辊沿着胎面橡胶体的外面且相对于轮 胎的径向倾斜地移动,而将上述胎面橡胶体密接于主体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8655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座椅
- 下一篇:裁剪机和片材进给裁剪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