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汽车后轮的车轮悬架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186252.2 | 申请日: | 2008-12-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6247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24 |
| 发明(设计)人: | W·弗拉施;R·库内尔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F.波尔希名誉工学博士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G3/20 | 分类号: | B60G3/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 勇;钟守期 |
| 地址: | 德国斯***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汽车 后轮 车轮 悬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汽车后轮的车轮悬架。
背景技术
由DE 10005407A1已知一种车轮悬架,该车轮悬架也包括一个 下部三角形悬挂臂架(Dreiecks lenker)以及一个上部转向横拉杆和 另外两个独立导杆(Einzellenker)。由于三角形悬挂臂架侧面靠近 独立导杆,因此,该车轮悬架在车辆的有限结构空间中造成一个相对 大的空间需求。根据三角形悬挂臂架的位置,还需要独立导杆具有强 后掠性(Pfeilung)并与转向横拉杆交叉。在倾卸力作用于车轮支架时,这种构型可能导致轴承弹性的张力, 其在制动力、侧力和驱动力的影响下也可导致对车轮位置变化的影响。 特别地,由DE 10005407A1已知一种用于汽车后轮的车轮悬架,该 车轮悬架也在一个上平面内包括三个独立导杆,在一个下平面内包括 一个三角形悬挂臂架,在该三角形悬挂臂架上还支撑有一个减振支柱 或弹性支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实现一种用于汽车后轮的车轮悬架,通过该车 轮悬架可在车辆中获得车轮悬架装置单元的紧凑的、节省空间的结构。 此外,还将实现导杆(Lenker)与铰接点在车轮支架侧和车身侧的最 佳定位,以避免作用于车轮上的力,例如制动力、侧力和驱动力对行 驶性能的消极影响。
根据本发明,该任务这样解决:车轮支架上的三角形悬挂臂架—— 参照行驶方向——在垂直的车轮中心横向平面后面和水平的车轮中心 平面下面铰接在一个轴承中,并且支撑、容纳一个减振支柱以及一个 与之间隔开的气动弹簧或钢弹簧。在行驶方向上看,在车轮中心横向 平面前面,一个构造成转向横拉杆的独立导杆布置在上导杆平面内, 并且垂直的车轮中心横向平面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独立导杆,这些独 立导杆从车轮支架至朝向汽车车身的方向以不同的角度发散地定位, 并且也构成上导杆平面。因此,以有利的方式实现一种车轮悬架,该 车轮悬架以节省空间的排列布置,在作用于车轮的力的影响下具有合 适的车轮导向系统。
车轮导向导杆布置在下导杆平面内及上导杆平面内,有助于最优 化车轮导向系统,形成合适的极点(Pol)并由此形成相应的理想的和 弹性动力学的轴线,这些轴线于前束(Vorspur)方向和/或于车轮外 倾(Nachspur)方向对车轮定位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可实现,转向横拉杆在车轮支架上具有铰接点,所述铰接点 位于水平的车轮中心横向平面的上面,其中,车轮支架上的两个独立 导杆的铰接点位于车轮支架上的转向横拉杆的铰接点上面。两个独立 导杆的车身侧的支承点形成在车辆纵向方向上延伸的车身侧的摆动轴 线,该摆动轴线在车辆行驶方向上看,相对于垂直的车轮中心纵向平 面并且相对于穿过独立导杆的轴承的车轮支架侧的摆动轴线成锐角取 向。尤其是转向横拉杆和——参照行驶方向——位于垂直的车轮中心 横向平面前面的独立导杆在不同的高度上大致平行地布置,并且具有 大致相同的长度,并且车身侧的以及车轮支架侧的铰接点位于几乎平 行的竖直的平面内。
两个独立导杆具有一个弹性动力学摆动轴线的第一上极点,所述 极点——在行驶方向上看——位于垂直的车轮中心横向平面前面及车 轮的轮距外面。三角形悬挂臂架和转向横拉杆于轮距外的车轮支承平 面内形成一个弹性动力学的摆动轴线的第二下极点。为了在力的影响 下进行适当的车轮定位变化,转向横拉杆的车身侧的轴承和三角形悬 挂臂架的车身侧的——在行驶方向上看——前轴承,比独立导杆的车 身侧轴承和三角形悬挂臂架的另一个轴承,有更柔软的特性。
车轮悬架的所述导杆以这种方式彼此相互定位,并且具有相对应 的轴承特征:通过形成的极点得到理想的或弹性动力学的摆动轴线, 这样,使得车轮在制动力和负载变换力的影响下,以弹性动力学的方 式于前束方向可调,并且使得车轮在车轮负载和驱动力的影响下,以 弹性动力学方式于车轮外倾方向可调。用于在制动力的作用下调节车 轮的、于车轮支承平面内的极点,以及用于在负载变换力的作用下调 节车轮的极点均位于轮距外面,并且参照行驶方向位于垂直的车轮中 心横向平面的前面。
此外,用于在前束在侧力的作用下以弹性动力学方式调节车轮的、 在车轮支承平面内的极点由理想的摆动轴线形成,该摆动轴线通过三 角形悬挂臂架的车轮支架侧的轴承并且通过上极点延伸,该上极点由 前置和后置的独立导杆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F.波尔希名誉工学博士公司,未经F.波尔希名誉工学博士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8625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