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半导体装置和制造该半导体装置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186187.3 | 申请日: | 2008-12-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6537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24 |
| 发明(设计)人: | 生田哲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索尼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1L29/74 | 分类号: | H01L29/74;H01L21/33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余 刚;吴孟秋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半导体 装置 制造 方法 | ||
1.一种半导体装置,包括
晶闸管,其中,第一导电型的第一区、具有与所述第一 导电型相反的导电型的第二导电型的第二区、第一导电型的第 三区以及第二导电型的第四区依次排列以形成结,其中,
所述第三区形成在被单元隔离区分隔的半导体基板上; 并且
在所述第三区上设置有栅电极和侧墙,所述栅电极经由 栅绝缘膜形成,所述侧墙形成在所述栅电极两侧的侧壁处,以 及,
形成所述第四区,使得所述第四区的一端覆盖所述第三 区的位于所述第四区一侧的一端和所述单元隔离区之间的接 合部,并且使得所述第四区的另一端与位于所述第四区一侧的 侧墙接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装置,其中,除形成在第四区的 表面上的金属硅化物层以外的第四区的厚度等于或大于在所 述第四区和所述第三区之间的界面产生的、在所述第四区侧的 耗尽层的膜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装置,其中,形成所述第二区, 使得所述第二区的一端覆盖所述第三区的一端和所述单元隔 离区之间的接合部,并且使得第二区的另一端与一侧的侧墙接 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区的膜厚 度不小于在所述第一区和所述第二区之间的界面产生的、所述 第二区侧的耗尽层和在所述第二区和所述第三区之间的界面 产生的、第二区侧的耗尽层的厚度之和。
5.一种制造半导体装置的方法,所述半导体中形成有晶闸管,所 述晶闸管由依次排列以形成结的第一导电型的第一区、具有与 所述第一导电型相反的导电型的第二导电型的第二区、第一导 电型的第三区以及第二导电型的第四区组成,所述方法包括:
在半导体基板中形成单元隔离区的步骤;
在被所述单元隔离区分隔的所述半导体基板上形成所述 第三区的步骤;
在所述第三区上经由栅绝缘膜形成栅电极,并在所述栅 电极的侧壁处形成侧墙的步骤;
在所述栅电极一侧、在所述第三区上形成所述第二区的 步骤;
在所述第二区上形成所述第一区的步骤;以及
在所述栅电极另一侧、在所述第三区上形成所述第四区 的步骤,其中,
在形成所述第四区的步骤中,形成所述第四区,使得所 述第四区的一端覆盖所述第三区的位于所述第四区一侧的一 端和所述单元隔离区的接合部,并且使得所述第四区的另一端 与位于所述第四区一侧的侧墙接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造半导体装置的方法,还包括在所述 第一区的表面上、所述第四区的表面上以及所述栅电极上形成 金属硅化物层的步骤,其中,
所述金属硅化物层形成之后,所述第四区仍然使得所述 第四区的一端覆盖所述第三区的另一端和所述单元隔离区之 间的接合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在形成所述第 二区的步骤中,形成所述第二区,使得所述第二区的一端覆盖 所述第三区的一端和所述单元隔离区的接合部,并且使得所述 第二区的另一端与所述一侧的侧墙的侧面接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索尼株式会社,未经索尼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8618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黄瓜制品的保质保脆方法
- 下一篇:发光基板以及使用该发光基板的显示设备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