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用多轴向枢纽结构的平面显示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85990.5 | 申请日: | 2008-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495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杨仁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M11/06 | 分类号: | F16M11/06;G06F1/16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李树明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 轴向 枢纽 结构 平面 显示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多轴向旋转的枢纽结构,特别是关于一种应用在平面显示器上,使平面显示单元可多轴向转动的枢纽结构。
【背景技术】
面对电子化的新时代,电脑已是一种必备的技能,为了使用者眼睛的舒适度,荧幕画质不断精益求精,从传统的映像管显示器(CRT)荧幕到平面显示器,省空间、眼睛更舒适,且无辐射,让使用者可长时间使用电脑,而旋转平面显示器以调整视角可让视线及光线更协调。
传统的枢纽器多只能单轴或双轴向运动,因此只有两个水平与垂直两个方向可旋转,当应用于平面显示器时,将枢纽器设置于平面显示单元与支撑座之间使平面显示单元可转动,但由于传统枢纽器的限制,平面显示单元仅能上下或左右调整视角,有少部分平面显示器的平面显示单元可旋转180度从横向面板变成直立式面板,但其结构复杂,零组件多,而且无法任意角度的旋转,调整到最适合的画面角度。
因此,本发明即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数项缺失,提出一种结构简单且应用多轴向枢纽结构的平面显示器,以有效克服上述的该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轴向枢纽结构,其中轴心部分的支撑板、圆凸板及圆凹板皆为圆弧形,无结构方向的问题,可任意角度多轴向运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轴向枢纽结构的平面显示器,其是利用圆凹板及圆凸板将支撑板夹住,并利用支撑板与两者之间的摩擦力达到支撑平面荧幕的效果。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多轴向枢纽结构的平面显示器,使平面显示单元可多轴想多角度运动,让使用者调整到最舒适的观赏视角。
为达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多轴向枢纽结构,其是包括一支撑板,于支撑板的中心处是凸出一半球形圆弧;一圆凸板,其为半球形,置于支撑板的半球形圆弧凹侧;一圆凹板,其是为圆弧形,置于支撑板的半球形圆弧的凸侧,在圆凹板及圆凸板外侧设有至少一垫圈;一支架,顶端则与垫圈相接;以及一主轴,贯穿上述这些元件的中心,并以一螺帽固定,其中,支撑板利用圆凸板及圆凹板之间的摩擦力达到支撑的效果。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多轴向轴心结构,其是设置于一枢纽装置中,使该枢纽装置可多方向运动,该旋转轴心结构包括:一支撑板,其中心处是凸出一半球形圆弧,且该半球形圆弧中心是设有一第一穿孔;一圆凸板,置于该支撑板的该半球形圆弧凹侧,于该圆凸板的圆心处设有一第二穿孔;以及一圆凹板,置于该支撑板的该半球形圆弧的凸侧,于该圆凹板中央是设有一第三穿孔;其中,该支撑板是于该圆凸板及该圆凹板之间多方向运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应用多轴向枢纽结构的平面显示器,包括:一平面显示单元;一支撑板,其是固定于该平面显示单元的背面,于该支撑板的中心处是凸出一半球形圆弧;一圆凸板,置于该支撑板的该半球形圆弧凹侧;一圆凹板,置于该支撑板的该半球形圆弧的凸侧,且该支撑板是于该圆凸板及该圆凹板之间多方向运动;至少一垫圈,设于该圆凸板相对于该支撑板的另一侧;一支架,顶端则与该垫圈相接;以及一主轴,贯穿上述这些元件的中心,并以一螺帽固定。
当本发明的多轴向枢纽结构应用在平面显示器上,将支撑板固定于平面显示单元后方,由于支撑板、圆凸板及圆凹板皆为圆弧形,无结构方向的问题,使支撑板可多轴向运动,如上下、左右、旋转运动等,因此平面显示单元可多角度的运动,由使用者调整最适合的视角。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多轴向枢纽结构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多轴向枢纽结构的分解图。
图3为本发明多轴向枢纽结构的侧视剖面图。
图4及图5为本发明应用多轴向枢纽结构的平面显示器的示意图。
10支撑板 16、18垫圈
102固定孔 20主轴
104半球形圆弧 22支架
106第一穿孔 24螺帽
12圆凸板 26平面显示单元
122第二穿孔 28螺丝
14圆凹板 30底座
142第三穿孔
以下借由具体实施例详加说明,当更容易了解本发明的目的、技术内容、特点及其所达成的功效。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是提供一种多轴向枢纽结构及应用此多轴向枢纽结构的平面显示器,利用圆弧形零组件所构成的轴心,使应用此轴心的枢纽器可多轴向旋转运动,而不限于垂直及水平旋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8599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远程庭审的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超声速气体旋流冷凝分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