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终端站、基站、无线通信系统以及通信控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85527.0 | 申请日: | 2008-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6285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1 |
发明(设计)人: | 富泽俊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W36/30 | 分类号: | H04W36/3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许海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终端 基站 无线通信 系统 以及 通信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构成移动体通信系统并根据需要执行切换(handover)的终端站以及成为终端站的连接目的地的基站。
背景技术
近年来,积极地进行一种面向高速移动体应用无线LAN技术的研究。特别是,在移动站进行了移动的情况下通信不被中断而能够高速且正确地执行切换的技术得到重视。
例如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的无线通信控制方法:无线移动站根据来自无线基站的下行通信质量的状态重新发送无线控制数据,由此防止发生呼叫切断。具体地说,在检测到下行通信质量的劣化的情况下,调整关于重发次数、重发间隔以及重发信号的发送电力的参数来进行重发控制,由此防止发生呼叫切断。
另外,在下述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实现有效的无线通信的切换方法。具体地说,终端站(移动站)在执行切换的情况下,通过将对于连接中的基站(旧基站)的连接解除请求信号的重发次数设定为比通常少的次数,缩短从检测到切换目的地的基站起到开始连接处理为止的时间,从而实现切换时的数据瞬时中断时间的缩短。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31880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32303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上述的上述专利文献1和2所记载的技术中,移动站仅根据从基站发送的下行信号的接收电力,来判断重新连接处理、切换处理的开始。因此,在基站的通信区域内下行信号的接收电力也发生变动,在发生了电力的下降的情况下,存在如下问题:尽管处于基站的通信区域内,但是通信质量劣化,有可能导致误判断为需要进行切换处理等。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得到一种比以往更高精确度地检测通信质量的劣化状态并在适当的时机开始进行切换处理的终端站、基站、无线通信系统以及通信控制方法。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并达到目的,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与基站一起构成无线通信系统的终端站具备:上行质量信息收集单元,在规定期间内没有发送上行数据的情况下,该上行质量信息收集单元对连接中的基站发送虚拟数据,收集作为其结果所产生的上行质量信息;以及切换判断单元,其根据由上述上行质量信息收集单元收集的上行质量信息来判断是否执行切换。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终端站在规定期间内没有发送上行数据的情况下,发送虚拟数据,根据作为其结果所得到的上行质量信息来判断是否执行切换,因此与以往的仅根据下行信号的接收电力进行切换的执行判断的情况相比,起到能够降低错误地执行切换的概率、能够实现有效的无线通信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终端站的结构例的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终端站与基站之间的通信控制时序的一例的图。
图3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1的终端站内部的动作的图。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终端站与基站之间的通信控制时序的一例的图。
图5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2的终端站内部的动作的图。
图6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3的终端站内部的动作的图。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4的终端站与基站之间的通信控制时序的一例的图。
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5的基站的结构例的图。
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5的终端站与基站之间的通信控制时序的一例的图。
图10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5的基站内部的动作的图。
图11是表示实施方式6的执行切换控制的基站的结构例的图。
图12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6的基站内部的动作的图。
图13是表示实施方式7的执行切换控制的基站的结构例的图。
图14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7的基站内部的动作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a、1b、1c、1d:终端站;2、2a、2b:基站;11、21:天线;12、22:RF部;13、23:基带部;14、24:MAC部;15、25:虚拟包发送接收部;16:切换判断部;17、27:有线I/F部;26:切换信息收集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所涉及的终端站、基站、无线通信系统以及通信控制方法的实施方式。此外,并不是通过本实施方式来限定本发明。
实施方式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855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