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便携式电子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84909.1 | 申请日: | 2008-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7242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1 |
发明(设计)人: | 大坂昌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瓷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5K5/02 | 分类号: | H05K5/02;H05K5/03;H04M1/0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李香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电子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知防水功能的降低的便携式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由于便携式电子设备在屋内和屋外可以自由地携带移动,因此为了避免错误动作和故障,因而优选结构是具有防水功能的结构。
这里,便携式电子设备具有用于容纳各种的缆线(例如、耳机缆线等)的罩、盖子,在这些罩、盖子打开的状态下不易实现防水性。
因此,为了解决这样的课题,提出了在盖子等的开闭部设置用于检测盖子的开闭的检测开关,来检测防水性的降低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153977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通过简易的结构来检测出罩的开闭状态的便携式电子设备。
本发明所涉及的便携式电子设备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具备:接口部,其与外部设备连接;配置有所述接口部的框体;罩,其配置在能覆盖所述接口部的位置上,并且接合在所述框体,由此覆盖所述接口部;信号检测线,其配置在所述接口部,当所述外部设备连接到所述接口部时,与规定电位部连接;开关,其在所述罩接合到所述框体时,使所述信号检测线与所述规定电位部电连接,在从所述框体拆卸了所述罩时,解除所述信号检测线与所述规定电位部之间的电连接;和控制部,其与所述接口部连接,判断所述信号检测线是否与所述规定电位部电连接。
另外,优选地,在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中,所述控制部,在检测到所述信号检测线的逻辑状态的变更时,判断该信号检测线是否与所述规定电 位部电连接。
另外,优选地,在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中,所述接口部具有与所述外部设备连接的信号输入线和信号输出线;所述控制部,在判断为所述信号检测线的逻辑状态是没有与所述规定电位部电连接的状态时,向所述信号输出线输出规定的信号,在由所述信号输入线检测到对该规定的信号的应答时,判断为所述外部设备连接到所述接口部,在没有由所述信号输入线检测到对该规定的信号的应答时,判断为处于所述外部设备没有连接在所述接口部、且所述罩没有接合在所述框体的状态。
另外,优选地,在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中,所述接口部具有与所述外部设备连接的立体声检测线;所述控制部,在判断为所述信号检测线的逻辑状态是没有与所述规定电位部电连接的状态时,判断所述立体声检测线是否处于开放状态,在判断为该立体声检测线不处于开放状态时,判断为所述外部设备连接在所述接口部,在判断为该立体声检测线处于开放状态时,判断为处于所述外部设备没有连接在所述接口部、且所述罩没有接合在所述框体的状态。
另外,优选地,在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中,所述开关具有:配置在能由接合到所述框体的所述罩覆盖的位置上,保持规定电位的端子;配置在所述罩的内侧、并且与所述信号检测线连接的导体;在所述罩接合到所述框体时,所述导体接触到所述端子,由此所述信号检测线与所述规定电位部电连接。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通过简易的结构来检测出罩、盖子的开闭状态,避免防水功能的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便携式电话装置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便携式电话装置的功能的方框图。
图3是表示耳机罩覆盖了耳机接口部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4是表示从耳机接口部拆卸了耳机罩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5是表示耳机连接在耳机接口部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6是用于说明与耳机罩的开闭状态对应的防水警告显示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罩覆盖了接口部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8是表示从接口部拆卸了罩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9是表示外部设备通过外部接口而连接在接口部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10是用于说明与罩的开闭状态对应的防水警告显示方法的流程图。
图11是表示耳机接口部和接口部的开口部的周缘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操作键组
16耳机罩
17罩
21显示器(告知部)
30耳机接口部
31接口部
41耳机罩开闭开关
42罩开闭开关
44通信部
45存储部
46控制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瓷株式会社,未经京瓷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8490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