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光装置与背光模块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184673.1 | 申请日: | 2008-12-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495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 发明(设计)人: | 卓良政;刘上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15/02;F21V5/04;F21V17/10;F21V19/00;F21V23/00;F21Y101/02 |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韩宏 |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 装置 背光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光装置(illumination device),且特别涉及一种采用所述发光装置的背光模块(backlight module)。
背景技术
图1所示为现有的一种背光模块的俯视示意图。图2所示为图1的背光模块沿着线A-A的剖面示意图。参考图1与图2,现有的背光模块100包括背板(back plate)110与多个黏贴于背板110上的发光条(illuminationbar)120。每个发光条120包括电路板(circuit board)122与多个发光二极管元件(light emitting diode element)124。这些发光二极管元件124电连接至电路板122,且配置于电路板122的第一表面122a上。电路板122的相对于第一表面122a的第二表面122b黏贴于背板110上。
然而,当这些发光条120的其中之一损坏而需要更换时,由于这些发光条120黏贴于背板110上,所以这些发光条120的拆换方式较为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光装置,其拆换方式较为简易。
本发明提供一种背光模块,其发光装置可拆卸地配置于背板上,使得发光装置的拆换方式较为简易。
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可以从本发明公开的技术特征中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为达上述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它目的,本发明一实施例提出一种发光装置,包括壳体(casing)、至少一个卡扣部与一发光条。壳体限定出一容置空间(accommodating space),且包括透镜结构(lens structure)与底部(bottom portion)。底部连接透镜结构,且容置空间位于透镜结构与底部之间。卡扣部配置于底部且位于容置空间外。发光条位于容置空间内,且包括电路板与多个发光元件(illumination element)。电路板可拆卸地配置于壳体上。这些发光元件电连接至电路板且适于朝向透镜结构发射光束。
为达上述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它目的,本发明一实施例提出一种背光模块,包括背板与上述发光装置。背板具有另一个卡扣部,发光装置的卡扣部卡扣背板的卡扣部,使得发光装置可拆卸地配置于背板上。
由于本发明实施例的背光模块的发光装置的第二卡扣部卡扣背板的第一卡扣部,使得发光装置可拆卸地配置于背板上,所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的发光装置的拆换方式较为简易。
为让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现有的一种背光模块的俯视示意图;
图2所示为图1的背光模块沿着线A-A的剖面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背光模块的俯视示意图;
图4所示为图3的背光模块沿着线B-B的剖面示意图;
图5所示为图3的发光装置的分解示意图;以及
图6所示为图3的发光装置的侧视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200:背光模块
110、210:背板
120、226:发光条
122、226a:电路板
122a、122b、S1:表面
124:发光二极管元件
212、224:卡扣部
220:发光装置
222:壳体
222a:容置空间
222b:透镜结构
222c:底部
222d:凹槽
222e:颗粒状图案组
226b:发光元件
G:颗粒状图案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发明前述及其它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结合参考附图的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地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而非用来限制本发明。
图3所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背光模块的俯视示意图。图4所示为图3的背光模块沿着线B-B的剖面示意图。参考图3与图4,本实施例的背光模块200包括背板210与至少一个发光装置220(图3示意地示出多个)。背板210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卡扣部212(图4示意地示出一个),且每个第一卡扣部212例如为卡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8467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中耳炎的中药
- 下一篇:一种注射用灯盏花素冻干粉针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