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按钮开关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183752.0 | 申请日: | 2008-12-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5900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7 | 
| 发明(设计)人: | 川濑达章;东山慎吾 | 申请(专利权)人: |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1H13/50 | 分类号: | H01H13/50;H01H13/04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刘 建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按钮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按钮开关,特别是涉及一种抑制因灰尘及尘埃等杂物的进入而引起的不正常情况的产生的按钮开关。
背景技术
以往,有提案提出一种同时设置LED等照明用部件且具有对操作部照明的结构的按钮开关(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该按钮开关中,分别在开关壳体及操作体上形成中央贯通孔,通过使双方的中央贯通孔的位置一致来构成中央贯通孔部,通过在该中央贯通孔部内配置LED等照明用部件,来实现开关自身的小型化及薄型化。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32705号公报
但是,如上所述的现有的按钮开关中,由开关部构成可照明的按钮开关,该开关部具有:设置于开关壳体的中央贯通孔周围部分的底部的固定触点、安装于上述周围部分且与固定触点进行接触、分离的可动触点、按压该可动触点的操作体。这样,在开关壳体的中央贯通孔的周围部分的底部使固定触点和可动触点进行接触、分离,因此,在杂物经由形成壳体的中央贯通孔的圆筒部和形成操作体的中央贯通孔的圆筒部之间的间隙而进入底部的情况下,若该杂物一旦夹在可动触点和固定触点之间,则将成为连续接触不良的原因,导致可靠性变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问题而设立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低因杂物进入引起的接触不良的发生且可靠性高的按钮开关。
本发明提供一种按钮开关,其特征在于,具备:壳体,其具有在内侧形成有第一贯通孔的第一筒状部,并且使固定触点露出于内部;操作体,其具有在内侧形成有配置于与所述第一贯通孔相对应的位置的第二贯通孔的第二筒状部,并且设有与所述固定触点接触、分离的可动触点,且可按压地保持于所述壳体,所述第二筒状部穿过所述第一筒状部,并且所述固定触点设置成向所述操作体的移动方向延伸,所述可动触点随着所述操作体的移动而与所述固定触点滑动接触。
根据该构成,由于将固定触点设置成向操作体的移动方向延伸,配置有与该固定触点滑动接触的可动触点,所以即使杂物进入壳体内,借助固定触点和可动触点的滑动接触,杂物也难以滞留于两触点之间。因此,可以提供降低接触不良且可靠性高的按钮开关。
上述按钮开关中,优选的是,将所述固定触点设置成从所述第一筒状部的外壁面露出,并且将所述第二筒状部配置于所述第一筒状部的内侧,而使所述第一筒状部的内壁面和所述第二筒状部的外壁面呈对置状态。该情况下,由于将操作体的第二筒状部配置于壳体的第一筒状部的内侧,且使第一筒状部和第二筒状部对置,所以可以使第一筒状部覆盖于具有第二筒状部的操作体,使杂物难以从外部进入壳体内。另外,由于使可动触点与从第一筒状部的外壁面露出的固定触点滑动接触,所以即使在杂物进入壳体内的情况下,杂物也难以进入固定触点与可动触点之间。其结果是,可以提供进一步降低因杂物进入引起的接触不良的发生、且可靠性更高的按钮开关。
另外,上述按钮开关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筒状部中,在夹着所述第一贯通孔而对置的位置设置一对所述固定触点,另一方面,所述操作体中,在与所述一对固定触点相对应的位置设置一对所述可动触点。该情况下,通过设置于操作体的一对可动触点与设置于第一筒状部的一对固定触点滑动接触,因此,均衡性优良、且可以使可动触点和固定触点的接触稳定。
特别是,上述按钮开关中,优选的是,将所述第一筒状部的形状做成具有长度方向及宽度方向的形状,将所述一对固定触点配置于所述长度方向的外壁面。该情况下,由于在长度方向的外壁面配置有一对固定触点,所以可以确保沿宽度方向配置可动触点的空间,从而可以防止使壳体变大。
另外,上述按钮开关中,优选的是,将所述壳体的外形做成平面看大致呈矩形,在沿着该壳体的一条对角线的位置配置有一对所述操作体的复位用弹簧,并且在沿着另一条对角线的位置配置有随着所述操作体的移动而产生咔哒感的咔哒机构。该情况下,在壳体的角部的空间配置有复位用弹簧和咔哒机构,因此,可以有效利用壳体内的空间且使操作体复位,同时可以产生咔哒感。
例如,上述按钮开关中,优选的是,所述咔哒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操作体的卡合部和与该卡合部卡合、脱离的弹性片构成。这样,在用设置于操作体的卡合部和与其卡合、脱离的弹性片构成咔哒机构的情况下,例如通过改变卡合部的高度等形状,或者弹性片的弹力,可以产生各种各样的富有变化的咔哒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未经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837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