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噻酰菌胺和氟酰胺杀菌剂组合物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83486.1 | 申请日: | 2008-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7382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8 |
发明(设计)人: | 孙家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家隆 |
主分类号: | A01N43/828 | 分类号: | A01N43/828;A01N37/24;A01P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109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噻酰菌胺 氟酰胺 杀菌剂 组合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领域,涉及一种杀菌剂组合物。
(二)背景技术
纹枯病主要以菌核在土壤里越冬,第二年漂浮水面的菌核萌发抽出菌丝,浸入也鞘形成病斑,从病斑上再长出菌丝向附近蔓延形成新病斑。当菌核落入水中又可借水流传播。气温22℃以上,相对湿度97%时开始发病,菌丝的发育与致病温度均以28℃最适宜,以25~31℃和饱和湿度为病害流行有利条件。过量使用氮肥,高度密植,灌水过深或偏迟,均为诱发病害的主要因素。水稻从分蘖期开始发病,孕穗期前后达发病高峰,乳熟期后病情下降。病菌寄主范围很广,有玉米、茭白、麦类、豆类、花生、甘蔗、稗草和田边杂草等百种以上植物。水稻纹枯病在我国稻区普遍发生,近几年来由于农田生态系统的变化和植物病害抗药性增强,纹枯病危害有加重,已成为一重要的水稻病害。
目前用于防治纹枯病的杀菌剂主要使用抗生素类农药以及多菌灵、托布津等农药,防治效果总是不尽人意,如5%井冈霉素水剂、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等,这些药剂由于长期重复或不科学使用,使得纹枯病抗性严重,用药量增加,从而导致防治成本升高。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低毒、使用安全的杀菌剂农药。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杀菌剂组合物,是由噻酰菌胺、氟酰胺、助剂和填料载体经一定的生产工艺加工而成的可湿性粉剂。
噻酰菌胺化学结构如下所示:
属于内吸性杀菌剂,主要用于防治水稻稻瘟病,对褐斑病、白叶枯病、纹枯病等也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使用剂量10g(a.i.)/hm2。纯品噻酰菌胺为白色固体,m.p.116℃。噻酰菌胺原药大鼠急性LD50(mg/kg):经口>5000,兔经皮>5000;对兔眼睛无刺激;对动物无致畸、致突变、致癌作用。
氟酰胺化学结构如下所示:
氟酰胺商品名望佳多,属于呼吸作用的电子传递链中作为琥珀酸脱氢酶的、具有保护性和治疗性的内吸性杀菌剂,由日本农药公司开发;用于防治水稻、谷类、马铃薯、甜菜、花生、水果作物等各种立枯病、纹枯病等,对水稻纹枯病有特效。使用剂量300~1000g(a.i.)/hm2。纯品氟酰胺为无色晶体固体,m.p.104~105℃;溶解性(20℃,g/l):水0.00653,丙酮1439,甲醇832,乙醇374,氯仿674,苯135,二甲苯29。氟酰胺原药急性LD50(mg/kg):大、小鼠经口>10000,大、小鼠经皮>5000;对兔眼睛有轻微刺激性,对兔皮肤无刺激性;对动物无致畸、致突变、致癌作用。对蜜蜂无毒。
发明人经多次试验测定,噻酰菌胺和氟酰胺按一定比例复配,在特定助剂作用下,施药后24小时对霜霉病的共毒系数为224.08,毒力回归方程为Y=1.9939+1.96421x,大量试验表明,本发明提供的杀虫剂组合物在推荐剂量下(每666.7m2用量333克~500克),施药后48小时对水稻纹枯病的田间防治效果为75%~90%。助剂是必须的成分,填料起载体作用。
噻酰菌胺和氟酰胺按一定的比例复配是本发明的重要特征之一。
优选的成份配比为:
成份 重量百分比(%)
噻酰菌胺 0.5~5.0
氟酰胺 10.0~50.0
填料载体 40.0~80.0
助剂 5.0~10.0
最佳的配比为:
成份 重量百分比(%)
噻酰菌胺 1.0~4.0
氟酰胺 20.0~40.0
填料载体 50.0~70.0
助剂 5.0~10.0
本发明的生产工艺:将噻酰菌胺和氟酰胺在搅拌条件下混合均匀,按比例加入助剂和填料载体,经雷蒙磨预粉碎后进入气流粉碎机,粉粒98%以上通过600目筛,检验合格之后按要求包装即为产品。
本发明用于防治水稻纹枯病病害可取得很好的效果。
本发明的优点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家隆,未经孙家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834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