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体挂壁式空调器的开关面板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83266.9 | 申请日: | 2008-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3012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13 |
发明(设计)人: | 李名焕;秦小丁;刘阳;罗建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志高空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02 | 分类号: | F24F11/02;F24F13/2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长龙 |
地址: | 528244广东省佛山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体 挂壁式 空调器 开关 面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体挂壁式空调,确切地说是分体挂壁式空调器的开关面板。
背景技术
现有大部分分体挂壁式空调器的可动面板,基本是由一个活动面板及其它驱动机构组成,虽然大部分空调器厂家纷纷在面板的装饰外观上进行调整,极大的丰富了外观的多样性,但变化形式始终比较单一,已不能满足人们的多元化追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分体挂壁式空调器的开关面板。该开关面板通过活动面板的运动来达到外观的变形,从而获得另一种生动的变形效果。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分体挂壁式空调器的开关面板,包括中框、面板架、左活动面板、中面板、右活动面板及滑块,所述中面板位于面板架中间,左、右活动面板分别与面板架在中面板下部的左右两侧转动连接,面板架的背面安装有电动凸轮机构,其凸轮上设有渐开线形导轨,滑块通过其上的定位筋安装在面板架背面中间位置的纵向导轨上,两侧设有呈“八”字形分布的滑槽,并通过销轴与凸轮的导轨相配合,左、右活动面板背面的销轴穿过面板架上的弧形槽与滑块上的滑槽相配合。
所述面板架背面的纵向导轨在其上下两端设有与电控系统连接的红外控制器,滑块上设有与红外控制器相配合的定位片。
所述面板架上设有多处以左、右活动面板转轴为圆心的辅助弧形槽。
所述辅助弧形槽具有不同的回转半径并相互错开,其弧长与半径成正比。
所述电动凸轮机构安装在面板架背面的安装柱上。
所述左、右活动面板遮蔽面板架格栅。
所述中面板呈上宽下窄的梯形结构。
本发明的左、右活动面板能够打开和关闭,呈现不同姿态,从而获得不同的外观效果,空调器开机运转后,两活动面板上升打开,呈现展翅欲飞的姿态,体现出一种轻盈灵动的气质,并且在活动面板打开后,显示窗露出;空调器关机停转后,两活动面板下降闭合,遮蔽显示窗,呈现翼翅平展姿态,体现出一种高贵娴雅的气质。此外,活动面板亦可设计成可以遮蔽面板架格栅位置的形式,关闭后可防止灰尘及其它异物进入空调器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处于关闭状态的正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处于打开状态的正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处于关闭状态的背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处于打开状态的背面示意图;
图5为凸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中框 2——面板架
3——左活动面板 4——中面板
5——右活动面板 6——显示窗
7——导风条 8——红外控制器
9——电动凸轮机构 10——凸轮
11——滑块 12——凸轮导轨
13——定位筋 14——纵向导轨
15——定位片 16——滑块销轴
17——滑槽 18——活动面板销轴
19——弧形槽 20——辅助弧形槽
如图1至4所示,该分体挂壁式空调器的开关面板主要由中框1、面板架2、左活动面板3、中面板4、右活动面板5及滑块11构成,中面板4位于面板架2中间,呈上宽下窄的梯形结构,左、右活动面板分别与面板架2在中面板下部的左右两侧转动连接,其连接部位被中面板4遮蔽,面板架的背面的安装柱上安装有电动凸轮机构9,其凸轮10上设有渐开线形导轨12,滑块11通过其上的定位筋13安装在面板架背面中间位置的纵向导轨14上,可以防止滑块在滑动过程中左右摆动,纵向导轨14在其上下两端设有与电控系统连接的红外控制器8,滑块11上设有与红外控制器相配合的定位片15,并通过销轴16与凸轮的导轨12相配合,导轨12的封闭非循环式结构,可使滑块滑动平稳可靠,滑块两侧设有呈“八”字形分布的滑槽17,左、右活动面板背面的销轴18穿过面板架上的弧形槽19与滑块上的滑槽17相配合,面板架2上设有以左、右活动面板转轴为圆心的辅助弧形槽20,辅助弧形槽20具有不同的回转半径并相互错开,其弧长与回转半径成正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志高空调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志高空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8326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