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喷涂用粉末和粉末制法、用该粉末的喷涂层及喷涂层制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182152.2 | 申请日: | 2008-11-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8710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2 |
| 发明(设计)人: | 郑彩钟;芮庚焕;张敬翼;柳忠烈;金三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美科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C23C4/10 | 分类号: | C23C4/1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恩田旭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尹洪波 |
| 地址: | 韩国京畿道***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喷涂 粉末 制法 | ||
1.一种形成喷涂工艺用喷涂粉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形成含有平均直径为0.01μm至2μm的氧化钇颗粒、用于分散所述氧 化钇颗粒的为碱性的第一分散剂、及第一溶剂的第一浆体,所述第一分散 剂相对所述第一浆体的比例的范围为0.3%至0.5%,且所述第一浆体中的 固体物质的比例的范围为20%至30%;
形成含有平均直径为0.5μm至2μm的氧化铝颗粒、用于分散所述氧 化铝颗粒的为酸性的第二分散剂、及第二溶剂的第二浆体,所述第二分散 剂相对所述第二浆体的比例的范围为0.3%至2%,且所述第二浆体中的固 体物质的比例的范围为20%至30%;
通过相互混合所述第一浆体和第二浆体形成浆体混合物,其中,所述 第一浆体中氧化钇与所述第二浆体中氧化铝的重量比范围为1∶0.4~1;以 及
对所述浆体混合物进行喷雾干燥工艺和热处理工艺,从而形成包含氧 化钇和氧化铝的且平均直径为20μm至60μm的粗粒状颗粒,所述喷雾干 燥工艺和热处理工艺分别在60-110℃和800-1500℃的温度下进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分散剂包括至少一种选自下组的 物质:羧基物质、酯基物质、酰胺基物质和其组合物。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分散剂包括至少一种选自下组 的物质:羧基物质、酯基物质、酰氨基物质和其组合物。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浆体中的所述氧化钇颗粒具有 负表面电荷,且所述第二浆体中的所述氧化铝颗粒具有正表面电荷。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氧化钇颗粒和所述氧化铝颗粒通过 静电吸引而互相粘结。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浆体还包括用于使所述氧化钇 颗粒相互粘结的第一粘结剂,且所述第二浆体还包括用于使所述氧化铝颗 粒相互粘结的第二粘结剂。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粘结剂包括聚乙烯类物质和丙 烯酸类物质中的一种,且所述第一粘结剂相对所述第一浆体的比例的范围 为2%至3%,并且所述第二粘结剂包括聚乙烯类物质和丙烯酸类物质中 的一种,且所述第二粘结剂相对所述第二浆体的范围为2%至3%。
8.一种形成喷涂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由权利要求1限定的方法制备喷涂粉末;以及
将所述喷涂粉末以熔解状态喷射至物体。
9.一种喷涂层,所述喷涂层由权利要求1限定的方法制备的喷涂粉末形成, 具有经喷涂工艺形成的无定形结构,且位于工艺室的内部构件的表面上, 在所述工艺室内等离子体处理在基板上进行。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喷涂层,其中,其孔隙率范围为0.5%至2%。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喷涂层,其中,其粘合强度至少为13MPa,且其硬度 至少为650HV。
12.一种喷涂工艺用喷涂粉末,由权利要求1限定的方法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美科株式会社,未经高美科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8215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4-00 熔融态覆层材料喷镀法,例如火焰喷镀法、等离子喷镀法或放电喷镀法的镀覆
C23C4-02 .待镀材料的预处理,例如为了在选定的表面区域镀覆
C23C4-04 .以镀覆材料为特征的
C23C4-12 .以喷镀方法为特征的
C23C4-18 .后处理
C23C4-14 ..用于长形材料的镀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