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桌锯的劈刀快拆结构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181945.2 | 申请日: | 2008-1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456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 发明(设计)人: | 刘嘉盛;蔡杰原 | 申请(专利权)人: | 圣杰机器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D47/00 | 分类号: | B23D47/00;B23D59/00;B27B5/29;B27G19/08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周国城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劈刀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圆锯机,特别是关于一种桌锯的劈刀快拆结构。
背景技术
当工件置于圆锯机的锯床平台上而被推送通过锯片的锯切之后,已被锯切的工件将因受到持续的推力与本身材质的回复弹力影响产生夹合,造成锯片被工件夹紧而增加与工件之间的摩擦力,以阻碍工件的推进。因此,圆锯机通常会再设置一劈刀,劈刀会切入工件被锯片锯切之后所产生的切缝中,用以撑开已被锯切的工件,进而辅助操作者更安全且省力地推送工件。
圆锯机的锯片通常都设计成可调整升降,方便锯切不同厚度的工件。另,劈刀被设计成可拆卸式,以方便组装,但是如何让劈刀能够快速完成组装与拆卸以及使用便利,一直都是业界努力进行研发与改良的方向。
如中国台湾公告编号第M299639号专利案所揭露的「圆锯机的劈刀快拆结构」与第M317330号专利案所揭露的「台锯机的劈刀组组拆构造」,分别都对增加劈刀的拆装方便性达到改良的目的。有鉴于此,本案的发明人乃经详思细索,并累积多年从事相关行业的开发与制造经验,终而开发出一种可快速完成拆装的劈刀快拆结构,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桌锯的劈刀快拆结构,其可快速地完成组装与拆卸。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劈刀快拆结构包含有一劈刀座、一劈刀、一定位件、一把手与一第一弹性件。该劈刀座具有一对夹板,各该夹板具有一穿孔;该劈刀设于该劈刀座的这些夹板之间,并具有一连通这些穿孔的滑槽;该定位件穿设于该劈刀座的穿孔与该劈刀的滑槽,并具有一头部与一突出的定位部,该定位部的轴向垂直该定位件的轴向;该把手可转动地且可沿着该定位件的轴向移动地设于该定位件,使该把手可于一定位位置与一释放位置之间转动。
当该把手位于该定位位置,该把手的一凸部卡合至该定位件的定位部,使该把手可推顶该劈刀座的其中一该夹板而迫使这些夹板迫紧该劈刀;而当该把手位于该释放位置,该把手的凸部脱离该定位件的定位部,该第一弹性件顶推该把手,使该把手沿着该定位件的轴向移动而不会推顶该夹板。
通过此,只要将该把手转动至该定位位置,即可将该劈刀固定于该劈刀座的夹板之间,相反,只要将该把手转动至该释放位置,该劈刀即可从该劈刀座的夹板之间拆卸下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侧视图,揭示把手位于定位位置;
图4为图3的剖视图,揭示把手的凸部卡合至定位件的定位部;
图5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侧视图,揭示把手位于释放位置;
图6为图5的剖视图,揭示把手的凹部抵接定位件的定位部;
图7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图,揭示固定夹板的定位柱嵌入劈刀的第三定位孔。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劈刀快拆结构10 劈刀座20
固定夹板22 第一穿孔221
连接柱223 定位柱225
固定柱227 活动夹板24
第二穿孔242 连接孔244
第一定位孔246 固定孔248
劈刀30 滑槽32
开口34 第二定位孔36
穿孔37 第三定位孔38
抵接部39 定位件40
头部42 身部44
尾部46 定位部48
第二弹性件50 把手60
枢接部62 枢接孔64
封盖65 凸部66
凹部68 拨动部69
第一弹性件70
定位位置P1 释放位置P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结构、特征及功效所在,兹举以下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说明如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圣杰机器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圣杰机器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819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