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EGR净化系统的辅助流体源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181814.4 | 申请日: | 2008-11-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3538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0 |
| 发明(设计)人: | S·F·辛普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用电气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2M25/07 | 分类号: | F02M25/07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曾祥夌;曹 若 |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egr 净化系统 辅助 流体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于2007年10月30日提交的共同转让的美国专利申 请No.11/928,038[GE案件目录号227348];于2007年11月8日提交 的美国专利申请No.11/936,996[GE案件目录号228178];以及于2007 年11月14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No.11/939,709[GE案件目录号 229516]。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涡轮机械的排气再循环(EGR)系统,并且更 具体地涉及用于净化来自EGR的排气的系统。
背景技术
人们对于氮氧化物(以下为NOX)、二氧化碳(以下为“CO2”)以及硫 氧化物(SOX)的排放对环境的长期影响的担忧日益增加。由涡轮机械, 例如燃气涡轮机排放的这些排放物的可允许的水平被严格地限制。涡 轮机械的操作员期望有降低NOX、CO2和SOX排放水平的方法。
在排气流中存在极大量的可凝结的蒸汽。这些蒸汽通常包含各种 成分,例如水、有机酸和无机酸、醛、烃类、硫氧化物和氯化合物。 在未处理的情况下如果容许这些成分进入燃气涡轮机中的话,将加速 内部构件的腐蚀和结垢。
排气再循环(EGR)通常涉及将排气的一部分通过涡轮机械的入口 部分进行再循环,在燃烧之前这一部分在入口处与进入的气流相混 合。这个过程有利于去除和分离浓缩的CO2,并且还降低了NOX的排 放。
出于维护、检查、修理或其它目的可能需要接近EGR系统构件。 在接近前;当EGR系统不使用时;或者当涡轮机械不产生排气时, EGR系统中冷凝,导致构件的腐蚀。
与净化EGR系统相关联的费用典型地随着所使用的EGR净化系 统的类型而变化。
出于前述原因,需要一种用于净化EGR系统的系统和方法。在 使用之后,该系统应容许接近EGR系统的构件,并减少这些构件的 腐蚀的可能性。该EGR系统应具有较少的构件,并提供具有成本效 率的操作。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净化来自至少一个排 气再循环(EGR)系统100的排气流135的系统,其中排气流135离开 涡轮机械;该系统包括至少一个EGR系统100和EGR净化系统145, 该至少一个EGR系统100包括:第一区域105、第二区域110、EGR 滑板(skid)115、EGR入口气门125和EGR排气气门130;其中该至少 一个EGR系统100降低排气流135中的成分水平;EGR净化系统145 包括:至少一个定位在第一区域105中的第一净化流调节装置150、 至少一个定位在第二区域110中的第二净化流调节装置155、净化出 口160和净化气体供给175;其中至少一个第一净化流调节装置150 和至少一个第二净化流调节装置155的位置容许EGR系统100中的 压力平衡;其中EGR净化系统145可在EGR第一区域105和EGR 第二区域110之间建立压力降;并且其中EGR净化系统145使用净 化气体供给175中的无害流体147净化来自至少一个EGR系统100 的排气流135。
排气流135可包括大约1,000磅/小时至大约50,000,000磅/小时 的流率和大约50华氏度至大约1500华氏度的温度。
第一区域105和第二区域110之间的压力降可为大约1英寸水柱 至大约30英寸水柱。
EGR净化系统145还可包括:至少一个净化管线165和至少一个 净化隔离装置170,其中该净化管线165将EGR净化系统145与净化 气体供给175结合为一体。
净化气体供给175可容许无害流体147将排气流135通过净化出 口160而驱出EGR系统100。
无害流体147可包括:空气、压缩空气、氮气或其组合。此外, 无害流体147可包括氮气。
净化气体供给175可包括至少一个加压圆筒180,其中该至少一 个加压圆筒180存储无害流体147。备选地,净化气体供给175可包 括储罐185和至少一个压缩机190,其中该至少一个压缩机190驱动 无害流体147穿过EGR净化系统145。备选地,净化气体供给175可 包括无害流体源195,其中该无害流体源195提供了无害流体147。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用电气公司,未经通用电气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8181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