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转换微处理器的电压识别码的方法和计算机系统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181788.5 | 申请日: | 2008-12-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2496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06 |
| 发明(设计)人: | 邱明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祥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26 | 分类号: | G06F1/26 |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 晨;张浴月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转换 微处理器 电压 识别码 方法 计算机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转换微处理器的电压识别码的方法,且特别涉及一种微处理器的电压识别码的转换方法,使该微处理器可以操作在具有不同电压识别码的主板上。
背景技术
由于科技的进步,微处理器(或称为中央处理单元)的核心电压(Vcore)波动会影响微处理器正常工作,核心电压过高,将导致微处理器发热量上升、寿命缩短甚至烧毁,反之,若核心电压过低则可能引起资料损坏、死机、蓝屏等故障。由于微处理器核心电压集成度越来越高,制作工艺越来越精细,微处理器核心电压越来越大,因此,需要更高标准的供电系统。
早期主板普遍采用跳线或双行直插式封装(Dual Inline Package,下文简称DIP)开关来设定微处理器电压,在安装或更换微处理器时,需要根据微处理器核心电压对照主板说明书,在主板上插拔挑线或拨动DIP开关进行设置,稍有不慎就可能烧毁微处理器和主板,十分危险。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英特尔(下文简称Intel)公司从Pentium II开始采用电压识别(VoltageIdentification,下文简称VID)技术,VID技术是一种自适应电压调节技术,采用这种技术后,主板供电电路可按CPU需要自动设置供电电压,不再需要进行人工干预。
随后Intel为其各款处理器产品制定了相应的电压调节模块(VoltageRegulation Model,VRM)标准,从Prescott核心微处理器开始,电压调节标准改用VRD(Voltage Regulation Down)来命名,各版本电压调节标准中VID位数、电压调节精度和电压调节范围都各不相同,因此,每个电压调节标准的处理器产品都必需要使用在相对应的主板上,由于每种主板只支持一种电压调节标准,因此,在该主板上,将无法混合使用支持不同电压调节标准的处理器产品。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换微处理器的电压识别码的方法,以改善现有技术的缺陷。
本发明提出一种转换微处理器的电压识别码的方法,其包括下列步骤:首先,接收属于一第一电压调节标准的一第一电压识别码,且该第一电压识别码对应一第一电压值;接着,将该第一电压识别码转换成属于该第二电压调节标准的一第二电压识别码,且该第二电压识别码所对应的一第二电压值和该第一电压值相同。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计算机系统,其包括:一微处理器、一脉宽调制控制器及一电压识别码转换电路。其中该微处理器,其支持一第一电压调节标准,该脉宽调制控制器,其支持一第二电压调节标准,该电压识别码转换电路包括一转换表,用以将由该微处理器输入属于该第一电压调节标准的一第一电压识别码转换成属于该第二电压调节标准的一第二电压识别码,且该第一电压调节标准的该第一电压识别码所对应的一第一电压值和该第二电压调节标准的该第二电压识别码所对应的一第二电压值相同。
本发明的转换微处理器的电压识别码的方法,其通过转换多种电压调节标准之间的电压识别码,的确能使处理器产品可以使用在支持不同电压调节标准的主板。
为了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计算机系统的方块图。
图2A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转换微处理器的电压识别码方法的流程图。
图2B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利用超高速集成电路硬件描述语言来完成电压识别码转换表的示意图。
图3A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转换微处理器的电压识别码方法的流程图。
图3B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利用超高速集成电路硬件描述语言来完成电压识别码转换表的示意图。
图4A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转换微处理器的电压识别码方法的流程图。
图4B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利用超高速集成电路硬件描述语言来完成电压识别码转换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公开一种转换微处理器的电压识别码的方法,通过转换多种电压调节标准之间的电压识别码,以使处理器产品可以使用在支持不同电压调节标准的主板上。为使本发明的叙述更加详尽与完备,可参照下列描述并配合相关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祥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祥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8178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个性化设置的控制方法、系统及设备
- 下一篇:带光源的耕水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