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图像形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81452.9 | 申请日: | 2008-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3601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0 |
发明(设计)人: | 江原正尚;山口嘉纪;岩谷直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理光 |
主分类号: | G03G15/00 | 分类号: | G03G15/00;G03G15/20;G03G15/16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赵蓉民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图像 形成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印机、传真机、打印机、绘图仪及它们的复合机等的图像形成设备。详细来说是,感光体或中间转印体等像载置体上的图像通过转印设备被转印到通过转印位置的记录材料里后,该转印图像在通过定影夹持时,由定影设备定影到记录材料里的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
背景技术
例如,在使用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中,随着鼓状或带状的感光体的转动,在该感光体上进行带电、写入以形成静电潜像之后,通过显影设备付与调色剂以可视像化后,在感光体上形成调色剂图像,该调色剂图像直接或介由中间转印体而间接地,在转印位置处通过转印设备被转印后,图像就被记录到搬送来的用纸、树脂膜等记录材料里。之后,经图像转印后的记录材料被搬送到定影设备里,在通过该定影设备的定影夹持时,通过时间热和压力就可以将转印图像定影到记录材料里了。
对于这种图像形成设备,如果转印设备和定影设备的相对位置精度有偏差,就会发生因卷边或折皱而引起记录材料搬送品质的下降,或因颜色偏差而使图像品质下降等问题。在此,既有技术中的转印设备和定影设备是同时由图像形成设备本体的本体框所支持,为了使其相对位置介由本体框而处于正确的位置里,是通过严格管理尺寸精度,或在制造工序中进行平行度调整的。
专利文献1:特开平6-183627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许第3452290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对尺寸精度进行严格管理,或在制造工序中进行平行度调整会导致成本的增加,另外,即使对尺寸精度进行严格管理,但根据用户不同的使用条件,还是会发生上述记录材料搬送品质和图像品质等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第1目的是:在响应近年来对图像形成设备低成本的要求的同时,提高转印设备和定影设备的相对位置精度,来消除因相对位置精度不良而产生的记录材料搬送品质和图像品质等问题。
本发明的第2目的是:使得用户自己也能简单地对转印位置和定影夹持之间的平行度进行微调。
本发明的第3目的是:防止在将驱动力传递到定影设备里的驱动传递齿轮列里发生啮合不良。
本发明的第4目的是:不会发生调整错误,可以容易地进行转印位置和定影位置之间的平行度微调。
本发明的第5目的是:使得在与记录材料的面成直角的方向里的转印位置和定影夹持之间的平行度的微调容易进行。
本发明的第6目的是:使得在记录材料的面方向里的转印位置和定影夹持之间的平行度的微调容易进行。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像载置体上的图像在转印设备处被转印到通过转印位置的记录材料里后,该转印图像在通过定影夹持时被定影设备定影到记录材料里,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位置确定装置,其在所述转印设备和所述定影设备的某一方里设置突触部,而在另一方里设置被突触部,当所述被突触部被所述突触部接触到时,所述定影设备和所述转印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得到确定;同时还包括,微调装置,其对所述转印位置和所述定影夹持之间的平行度进行微调整。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2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调装置被设置在所述定影设备和支持该设备的支持部件之间。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3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调装置被设置在所述定影设备中与传递驱动力之驱动力传递侧相反的一侧里。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4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调装置在记录材料的面方向和垂直于该面的方向里,对所述转印位置和所述定影夹持之间的平行度分别单独地进行微调整。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5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调装置通过调整所述突触部或所述被突触部的位置,来对记录材料的面方向和垂直于该面方向里的所述转印位置和所述定影夹持之间的平行度进行微调整。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6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调装置在所述定影设备和支持该设备的支持部件之间,对记录材料的面方向和垂直于该面方向里的所述转印位置和所述定影夹持之间的平行度进行微调整。
根据技术方案1,可以在响应近年来对图像形成设备的低成本要求的同时,通过相对位置确定装置和微调装置,来提高转印设备和定影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精度,从而解决因相对位置精度不良而造成的记录材料搬送品质和图像品质的问题。
根据技术方案2,通过打开图像形成设备本体的外盖,用户自己就能够简单地对转印位置和定影夹持之间的平行度进行微调整。
根据技术方案3,不会对将驱动力传递到定影设备里的驱动传递齿轮列产生影响而发生啮合不良,通过微调装置能够对转印位置和定影夹持之间的平行度进行微调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理光,未经株式会社理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8145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M型塔式微孔管曝气装置
- 下一篇:不等径输气主管式微孔管长短错位曝气装置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