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装置的机壳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81106.0 | 申请日: | 2008-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428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发明(设计)人: | 王百禄;陈家震;何承泰;黎耀伟;刘政嵘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5/00 | 分类号: | H05K5/00;H01H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挥;张燕华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装置 机壳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装置的机壳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按键的电子装置的机壳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业的蓬勃发展,各类电子产品已广泛的使用于日常生活当中。在这些电子产品中,可携式电子装置由于具有方便携带、容易操作等特性,尤其受到使用者的喜爱。一般在可携式电子装置上,大多具有一信号控制装置,用以使位于可携式电子装置的显示器(display)上的光标(cursor)移动,如以笔记型计算机为例,一般于笔电型计算机上配备有一触控板以及与此触控板相配合的按键组,当使用者以手指于触控板的表面上滑动,即可控制显示器上的光标位置,并配合按键组的按压点选操作,让使用者可轻松完成类似如鼠标等输入装置的操作点选功能,而不需另外于笔记型计算机上再连接鼠标,因此,笔记型计算机上的触控板及其按键组的组合实为一种相当便利的装置。
就触控板的按键组而言,此按键组大多为悬臂式的结构设计,其于一按钮本体的两相对侧,分别延伸有用以支撑按钮本体的悬臂,并且于此悬臂末端具有一套孔。同时,于笔记型计算机的机壳上开设有与按键组相对应的开口,以及于机壳内部邻近于开口的位置,设有多个热熔柱。当按键组装设于机壳时,先将按钮本体对应置放于机壳上所开设的开口中,此时,按键组悬臂的套孔对应套设于机壳内部的热熔柱上。接着,使用热熔机将热熔柱予以加热熔化,使熔化后的热熔柱材料与悬臂融合后,令按键组得以由悬臂固定于机壳上。
然而,此种热熔固定的方式,在操作上容易因操作不当,造成按钮于机壳的开口中产生歪斜,使按键组与机壳开口间的间隙不均匀,或是因热熔不当而造成按键组的损坏等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终将导致装设此按键组的机壳报废,进而使笔记型计算机的生产成本提高。并且,当使用者在长时间操作笔记型计算机后,如遇有按键组需更换的情形发生时,亦需将整个机壳置换掉,此不仅会增加维修的成本,同时让维修程序相对的耗力费时。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装置的机壳结构,以改良因使用热熔固定方式,容易导致按键组无法准确固定于壳体上,而使壳体报废的问题。
本发明为一种电子装置的机壳结构,此电子装置具有一电路板,且于电路板上电性设置有至少一微动开关。本发明的机壳结构包含有一壳体、一按键组、及至少一固持件。壳体具有一透槽及至少一固定柱,固定柱设置于壳体的一侧面并且相邻于透槽,且固定柱具有一固定孔。按键组容设于壳体的透槽内,按键组具有一支撑部,且支撑部具有至少一定位孔,此定位孔与固定柱相嵌合。固持件装设于固定孔内并且抵靠于支撑部,而使按键组固设于壳体上。
本发明的电子装置的机壳结构利用设置于壳体上的固定柱,与按键组上的支撑部相对应,并由固持件将支撑部结合于固定柱,而使按键组可拆卸的固定于壳体上。因此,当遇有按键组损坏而需进行更换时,仅需由固定件释放固定柱与支撑部之间的结合关系,即可将损坏的按键组从壳体上卸下,此不仅能避免因按键的损坏而致使壳体报废的问题,并且能加快生产及维修的速度。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A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组装示意图;
图2B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组装示意图;
图4A为本发明的电子装置的机壳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B为本发明的电子装置的机壳结构的组装示意图;
图5A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5B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组装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 电路板
111 微动开关
112 定位槽
113 穿孔
114 组装孔
20 壳体
210 透槽
220 固定柱
221 固定孔
230 卡钩
240 卡扣件
250 开口
260 结合部
30 按键组
310 支撑部
311 定位孔
312 凸块
313 定位凸点
314 嵌槽
320 按钮部
321 接触凸点
330 弹性臂
40 固持件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811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连续油管分段压裂的组件
- 下一篇:一种用于两套油层分层开采的开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