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化合物、含该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和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81070.6 | 申请日: | 2008-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239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发明(设计)人: | 周然;解军;张力;王永辉;柴智;于保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仁源堂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39/94 | 分类号: | C07D239/94;A61K31/517;A61P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太兆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08 | 代理人: | 张韬 |
地址: | 030043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化合物 药物 组合 制备 方法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合物、含该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抗肿瘤的N-(4-(3-溴苯胺)-7-氟喹唑啉-6-基)丁-2-炔酰胺及含该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蛋白酪氨酸激酶(PTK)是一组酶系,能催化ATP上的磷酸基转移到许多重要的蛋白质的酪氨酸残基上,使其残基磷酸化,从而激活各种底物酶,通过一系列反应影响细胞的生长、增殖和分化。多数肿瘤细胞PTK活性异常升高,因此PTK是一个非常重要和有价值的抗肿瘤靶点。迄今为止,已证明许多PTK抑制剂有抗癌活性,部分可诱导白血病细胞分化;PTK抑制剂与其他抗癌药物合用治疗癌症也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
目前,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类抗肿瘤药物的研究处于热潮之中。如最新发现的属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潜在抗癌药物有lapatinib(GW572016)、PKI-66、PD165557、EKB-569、PD168393、ZD6474等。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作用特点,如PD168393对HER2不同表达水平的膀胱肿瘤细胞有抑制作用,能明显降低肿瘤细胞中Survivin mRNA的表达,由此可能得到HER2受体-酪氨酸激酶信号传递途径的靶向治疗新药物。又例如ZD6474是一种口服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具有极好的抗肿瘤活性,有希望能成为抗击非小细胞肺癌的特效药。
尽管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作为新的靶向抗肿瘤药物,为各类实体肿瘤的治疗和预防打开了一扇新窗口,而且其副作用轻微,有良好的耐受性。但仍然存在很多有待解决的问题。如细胞传导通路十分复杂,对细胞内多条通路的阻断能否提高抗肿瘤疗效,值得人们思索和探讨。各种已知阻断细胞信号传递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类药物仅对有限的肿瘤有抗击效果,作为新型抗肿瘤药物,它的远期疗效和安全性尚缺乏可靠的依据。因此开发新的更高效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更深入精确地了解这类已有药物和已知靶点蛋白之间的关系,以及更加深入的认识其抗击肿瘤的细致机理,无疑将有助于抗肿瘤药物的研发和临床应用。
“新瘤形成”是指导致癌性或恶性肿瘤形成和生长的病例过程,即异常组织的生长是通过细胞增生,一般比正常的更快速,并且在引起新生长的刺激停止之后继续生长。恶性肿瘤显现出部分或完全缺乏结构上的组织性以及与正常组织的功能性配合,并且大多侵入周围组织,转移到多个部位,在试图切除后还会复发,若不充分治疗则会导致病人死亡。这里所用的术语新瘤形成是用来描述所有癌性疾病状态并包含或包括了与恶性血原性、腹水性和固体肿瘤相关的病理过程。
新瘤形成的有效量是指用于治疗癌性肿瘤病人以防止肿瘤的进一步生长、使生长收到控制并且最好导致肿瘤的减退的本发明化合物的量。
“治疗上有效量”是指给予患癌症的哺乳动物患者,特别是包括人患者,根据本发明的化合物,来降低或抑制血原性、腹水性或固体肿瘤的生长或扩散的量。优选地根据本发明的化合物将导致恶性血原性、腹水性或固体肿瘤的减退。在固体肿瘤的情况下,根据本发明的化合物将抑制肿瘤组织的进一步生长并缩小现存肿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化合物;本发明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含上述化合物的用于抗肿瘤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剂;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了该化合物及包含该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了该化合物、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剂具有抗肿瘤作用的用途。
本发明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涉及化合物N-(4-(3-溴苯胺)-7-氟喹唑啉-6-基)丁-2-炔酰胺,其结构式如下:
本发明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仁源堂药业有限公司,未经山西仁源堂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8107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