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回收净化杂排水系统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10181026.5 申请日: 2008-11-21
公开(公告)号: CN101629427A 公开(公告)日: 2010-01-20
发明(设计)人: 谭飞;张华;谭东平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谭飞;张华
主分类号: E03C1/12 分类号: E03C1/12;C02F9/02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10002***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自动 回收 净化 排水系统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节约用水及水资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一般高层低层住宅楼群、写字楼、机关办公楼及大型饭店、宾馆,人员较集中的大型高层建筑,用水量大。平时用水有以下几个方面:生活用水、办公用水、冬季供暖用水、消防用水等。其中清洗用水包括洗手、洗脸、洗澡、洗衣物、清洗墩布及食堂洗刷用水等,该种水均为优质杂排水。如果将这些优质杂排水回收利用,变为可利用的中水,用于冲厕所、清洗墩布、冬季供暖及绿化地的浇灌等,会节约大量的自来水。本发明就是将这部分水回收处理,达到再利用的目的,一次性投入,即节水又省费用,对社会及单位是永久收益的好事。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将一般优质杂排水管道与冲侧排水管道系统各自独立分开。自来水给水管路与中水给水管道系统也各自独立分开。即原冲侧排水管不动,另外安装一根独立的优质杂排水管道,将优质杂排水收集汇总到该发明的水箱系统,经过该系统净化后得到可再利用的中水。原自来水给水管道不动,将中水通过一个单独的供水系统供给各个冲侧、墩布池、冬季供暖锅炉及绿化浇灌用户使用。上水、下水原有管道保持不变,只需在适当位置切入中水管道及收集杂排水管道。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装置如附图1与2所示,其中3为优质杂排水收集水塔,7为自动冲水水箱,26为沉淀水箱,9-6为净化溶液箱,9-15为净化济料斗,32为净化水箱,10为中水储水箱,47为自来水管备用补水管道。它们各自的功用、结构与特点,相互位置与关系如下:沉淀水箱26之上的漏斗状收集水塔3,顶端位置设置几个网眼大小不一的可拆卸过滤网2,主要作用为过滤杂排水中大粒径的杂质,注水管4将初滤后杂排水注入沉淀水箱26,注水管4下设有上平下斜撑的缓冲板22,其作用为防止杂排水注入时激荡起沉淀水箱26底部沉淀物。沉淀水箱26底部设计有多个锅底形存淀斗21、27等,均布于沉淀水箱26的底部,作用为收集杂排水中的沉淀物。沉淀水箱26和净化水箱32的一侧各设计有探视孔24、33,伸入箱体内部的透明管状探视孔外侧分别安装有磁铁23,磁铁下端固定有环形毛刷25用于清除附着于探视孔上的沉淀物。清洗探视孔24、33的方法是将另一块带把磁铁伸入探视孔内来回拖动以此牵引探视孔外侧的磁铁23及环形毛刷25移动,从而达到清除附着于探视孔24、33外沉淀物的目的。这样就可以得知沉淀箱26内沉淀物的量。以此判断是否需要清除存淀斗内沉淀物。如果需要清除时,打开与存淀斗21相连接的快速节门18,可排出存淀斗内的沉淀物,同理,可将所有存淀斗内的沉淀物一一排出。位于沉淀箱26顶部右侧的是与沉淀箱相连的一体式自动冲水水箱7,当自动冲水水箱7的水位漫过虹吸管8顶部时,自动冲水水箱7内的杂排水将自动排入存水槽9-1内;自动冲水水箱7在排水过程中当其中水位低于虹吸管8的吸水喇叭口时,自动冲水水箱停止排水。

当存水槽9-1中水水位上涨时,将托起浮球9-2进而推动浮球联动装置,打开开关活塞9-3,此时净化溶液箱9-6中的净化溶液通过排液导管进入存水槽9-1;当自动冲水水箱停止排水,存水槽9-1中水位下降时,浮球9-2带动联动装置同时下降,关闭开关活塞9-3,停止注入净化溶液。

导流槽I9-24中有水流通过时,推动涡轮9-23转动,进而带动与涡轮9-23同心绑定的主动齿轮9-25,主动齿轮9-25带动从动齿轮9-32,从动齿轮9-32带动与其同心绑定的送料轮9-28送料。送料轮9-28外缘分布有凹形刮料孔9-33。送料轮9-28的工作原理是:随着送料轮9-28旋转,其外缘凹形刮料孔9-33经过净化剂料斗9-15时刮取适量净化剂,刮料孔9-33外多余的净化剂由毛刷垫9-12刷回净化剂料斗9-15;随着送料轮9-28的旋转,固定于送料轮9-28外界的拨杆9-29拨动敲击锤I9-31敲击送料轮内壁,使可能粘滞于刮料孔内壁的净化剂顺利脱离刮料孔9-33;同时,由垂直固定于送料轮一侧的拨杆9-13拨动敲击锤II9-14敲击振动板9-18,振动板9-18连动位于净化剂料斗9-15内的振动索9-10和9-11振动,目的是防止净化剂料斗9-15内的固态净化剂架空或粘滞于净化剂料斗9-15内壁。送料轮9-28送料量可事先通过调节主动齿轮9-25和从动齿轮9-32的大小比例或刮料孔9-33的分布数量进行调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谭飞;张华,未经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谭飞;张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8102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