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提内循环膜过滤器及液体膜过滤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180565.7 | 申请日: | 2008-12-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2269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06 |
| 发明(设计)人: | 孟广祯 | 申请(专利权)人: | 孟广祯 |
| 主分类号: | B01D63/02 | 分类号: | B01D63/02;B01D65/02;C02F3/02;C02F1/4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102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气提内 循环 过滤器 液体 过滤 方法 | ||
1.一种气提内循环膜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多根中空纤维膜或毛细管膜或管式膜,上下两个汲液腔,一外壳,一个曝气装置,至少一个位于上汲液腔顶端的气液外排管,一个液体回流通道,上下两个浇筑层;其中多根中空纤维膜或毛细管膜或管式膜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被上下两个浇筑层封装在一起,每根中空纤维膜或毛细管膜或管式膜的管腔通过顶端和底端与顶端汲液腔和底端汲液腔连通;其中外壳通过卡箍与上下汲液腔相连接;其中外壳壁上具有至少一个产液管,下汲水腔上设有至少一个进液管和至少一个进气管;其中曝气装置设于下汲液腔内与进气管相连接;其中曝气装置中心部位没有气体曝出;其中液体回流通道是一位于膜过滤器纵向中心的液体回流管,液体回流管上端与上汲液腔连通,下端伸至曝气装置不曝气中心上方距曝气装置中心10-100毫米处以保证曝气装置曝出的气体不会进入液体回流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提内循环膜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装置是至少一组曝气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提内循环膜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装置是至少一个曝气头。
4.一种气提内循环膜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多根中空纤维膜或毛细管膜或管式膜,上下两个汲液腔,一外壳,一个曝气装置,上下两个浇筑层;其中多根中空纤维膜或毛细管膜或管式膜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被上下两个浇筑层封装在一起,每根中空纤维膜或毛细管膜或管式膜的管腔通过顶端和底端与顶端汲液腔和底端汲液腔连通;其中外壳通过卡箍与上下汲液腔相连接;下汲水腔上设有至少一个进液管和至少一个进气管;其中曝气装置设于下汲液腔内与进气管相连接;其中曝气装置中心部位没有气体曝出;还包括至少一根液体回流管;产液管被设置在膜过滤器的顶端并与设在膜过滤器纵向中心的中心产液管相连,中心产液管在上下浇筑层之间有多个孔使产液管与膜过滤器内腔连通,中心产液管底部被封闭;气液外排管位于上汲液腔一侧;多个液体回流管位于中心产液管周围,液体回流管上端与上汲液腔相连通,下端伸至曝气装置不曝气的中心部位的正上方10-100毫米处,以保证曝气装置不向液体回流通道中曝气。
5.一种气提内循环膜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多根中空纤维膜或毛细管膜或管式膜,上下两个汲液腔,一外壳,一个曝气装置,上下两个浇筑层;其中多根中空纤维膜或毛细管膜或管式膜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被上下两个浇筑层封装在一起,每根中空纤维膜或毛细管膜或管式膜的管腔通过顶端和底端与顶端汲液腔和底端汲液腔连通;其中外壳通过卡箍与上下汲液腔相连接;产液管被设置在膜过滤器的顶端并与设在膜过滤器纵向中心的中心产液管相连,中心产液管在上下浇筑层之间有多个孔使产液管与膜过滤器内腔连通,中心产液管底部被封闭;气液排放管位于上汲液腔一侧;下汲液腔上设有至少一个进液管和至少一个进气管;其中曝气装置设于下汲液腔内与进气管相连接;还包括一浇筑桶;多根中空纤维膜或毛细管膜或管式膜被浇筑在一浇筑桶之内,浇筑桶外径小于上述外壳的内经5-20毫米,浇筑桶与外壳之间形成的液体流道构成液体回流通道;其中曝气装置是中心型曝气装置,即曝气装置的中心部位有气体曝出;中心型曝气装置的外径小于浇筑桶内径0-20毫米,浇筑桶的顶端与中空纤维膜或毛细管膜或管式膜顶端相同,底端长于中空纤维膜或毛细管膜或管式膜的底端,位于曝气装置横向中心线上下0-150毫米之内,以保证曝气装置不向液体回流通道中曝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孟广祯,未经孟广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8056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喷弹玩具
- 下一篇: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