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感知无线电系统的分簇方法、设备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79285.4 | 申请日: | 2008-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532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吕林军;伍天宇;刘坚能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7/00 | 分类号: | H04B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518129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感知 无线电 系统 方法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感知无线电系统的分簇方法、设 备及系统。
背景技术
分簇是CR系统(Cognitive radio system,感知无线电系统)在执行共存 机制过程中减少开销和冗余的解决方案。在没有分簇的CR系统中,所有的客户 端必须在感知周期中感知信道并将感知结果上报给BS(基站),如果将CR系统 中的客户端进行分簇,那么每个分簇内只有一个客户端或者一些客户端向BS上 报感知结果,能够减少上报感知结果的信道开销。
目前的分簇方案是通过BS向客户端广播一定功率的测量消息,客户端将接 收测量消息的强弱程度返回给BS,由BS根据客户端反馈的信息进行分簇,一般 来说,BS将接收测量消息强弱程度相近的客户端划分为同一个分簇,即:具有 相似感知结果的客户端被分到同一个分簇。在分簇完成之后,BS将考虑把分簇 内的其中一个客户端的感知结果作为整个分簇的感知结果。
在实现上述分簇方案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1、由于现有技术中通过BS来发送测量消息,一般情况下,如果某些客户 端分布在以BS为中心的一个圆周上,则这些客户端与BS距离是相同的,那么 这些客户端的感知结果应该是相同的,故而,这些与BS距离相同的客户端应该 被划分到同一个分簇。但实际上,位于以BS为中心的圆周上的客户端之间可能 相距很远,所以,现有技术不能根据客户端所处的空间划分分簇。
2、如果在已经存第一用户系统的区域内增加一个第二用户系统,并且已有 的第一用户系统为中小型的覆盖区域,受到第一用户系统的影响,第二用户系 统中客户端的感知结果可能出现如下情况:相近的客户端感知结果并不相近, 而一些相距较远的客户端之间可能有一些相似的感知结果(可能第一用户系统 对这些客户端的感知结果的影响不同),这样就会造成第二用户系统客户端分簇 的划分够合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感知无线电系统的分簇方法、设备及系统,能够 将系统中的客户端按照其所处空间划分分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感知无线电系统的分簇方法,包括:
接收作为测定用户的客户端在收到基站的测定请求消息后广播的分簇信标 消息;
根据所接收到的分簇信标消息的功率确定该客户端的分簇结果,该分簇结 果表示属于作为测定用户的客户端同一分簇或者表示属于作为测定用户的客户 端同一分簇的领域;
向基站返回所述的分簇结果。
一种客户端,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测定请求消息;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客户端本身是否属于已有分簇或者属于已有分簇的领 域;
发送单元,用于在客户端本身属于已有分簇或者属于已有分簇的领域时, 向基站返回拒绝测定响应;
广播单元,用于在客户端本身不属于已有分簇也不属于已有分簇的领域时, 厂播分簇信标消息。
一种客户端,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作为测定用户的客户端在收到基站的测定请求消息后 广播的分簇信标消息;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接收到的分簇信标消息的功率确定该客户端的分簇 结果,该分簇结果表示属于作为测定用户的客户端同一分簇或者表示属于作为 测定用户的客户端同一分簇的领域;
发送单元,用于向基站返回所述的分簇结果。
一种感知无线电系统,包括基站和客户端,至少一个客户端为作为测定用 户;
所述基站向作为测定用户的客户端发送测定请求消息;并接收作为测定用 户的客户端返回的拒绝测定响应,或者接收不作为测定用户的客户端返回的分 簇结果;
所述作为测定用户的客户端接收所述测定请求消息,并判断客户端本身是 否属于已有分簇或者属于已有分簇的领域;若客户端本身属于已有分簇或者属 于已有分簇的领域,则向基站返回拒绝测定响应;否则广播分簇信标消息;
不作为测定用户的客户端接收所述的分簇信标消息,根据所接收到的分簇 信标消息的功率确定该客户端的分簇结果,并向基站返回所述的分簇结果,该 分簇结果表示该客户端属于作为测定用户的客户端同一分簇或者属于作为测定 用户的客户端同一分簇的领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7928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长余辉发光油墨的研制
- 下一篇:热界面材料及该热界面材料的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