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整理制备通过环锭细纱机喂到自动络筒机的筒管的装置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78615.8 | 申请日: | 2008-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4053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7 |
发明(设计)人: | R·巴迪亚利;D·兰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SAVIO纺织机械责任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H9/00 | 分类号: | D01H9/00;D01H9/0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蒋旭荣 |
地址: | 意大利*** | 国省代码: | 意大利;IT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整理 制备 通过 细纱机 自动 络筒机 筒管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制备筒管以便喂入卷绕阶段的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在工业实践中,纱线生产技术广泛流行,所述纱线生产技术包括 环锭纺纱的第一阶段,所述第一阶段生产筒子纱,接下来是第二卷绕 阶段,在所述第二卷绕阶段中将纱线从它的筒管退绕,清除纱线的疵 点,并重新卷绕成纱线卷装,所述纱线卷装包含大得多的纱线量,并 与相当大量的经过加工的筒管相对应。卷绕加工比纺纱快得多,因此 少量的大约几十个纺纱工位或纺纱单元能完成大量的数以千计的环锭 纺纱单元的生产。
装满纱线的筒管从细纱机到络筒机的两个加工步骤之间的转移, 及空纱管从络筒机到细纱机的转移在所谓的“络纱机”中通过直接和 单独地在两个加工阶段之间转移筒管进行。在大多数目前想像的自动 络筒机中,广泛流行的是利用纹钉(peg)支承件移动筒管和纱管的技 术,以便将筒管和纱管放在运输机带或类似运动件上,所述运输机带 或类似运动件用来逐个运送上述筒管和纱管。
一般说来,在络纱机中,将细纱机连接到络筒机上,所述络筒机 具有每小时络纱能力大大超过细纱机的纺纱能力,因此能在一定范围 内完成整个纺纱生产而没有停顿时间。
一般,在现有技术中,从细纱机出来的筒管具有它们围绕筒管或 它基底的卷装卷绕特定匝数的纱线的末端部分。还按照现有技术,筒 管的制备是在络筒机上进行,同时在喂入其包括自动络筒机的其中一 个卷绕工位之前,加工用几个步骤进行。纱线在筒管上的末端部分必 须拉伸,同时使纱线离开纱管的基底,并从筒管的外表面退绕一定长 度。然后将纱线定长剪切并插入它的纱管的上端中,卷绕工位—在每 个喂入其上的新筒管开始退绕时—可以从上述纱管的上端拉伸纱线, 将纱线与前面筒管的、在卷装上可得的末端纱尾连接,和然后重新开 始卷绕,直至卷装加工完成。另外一般说来,如果筒管具有相当多的 值得回收的残留纱线仍卷绕在其上,则需要这种制备用于来自细纱机 的新筒管和少数不完全退绕的筒管二者。
因此,在络筒机情况下筒管的制备工位要求有一定的时间间隔来 制备每个筒管,并因此它们限制了卷绕能力。尤其是对于由许多卷绕 单元构成的络筒机来说,它们要求每个络筒机具有多个制备工位;对 于络纱机来说情况尤其是这样,所述络纱机必须每次等待来自与其连 接的细纱机的筒管落筒,以便重新开始加工。增加位于每个络筒机上 的筒管制备单元显著增加了它们的总长度、运输线路,并因此增加了 机器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用于在筒管传送到与细纱机连接的络筒装置阶段之 前,制备已经处于环锭纺纱的最后步骤中的筒管。
本发明参照其在环锭纺纱工位中的有代表性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本发明在其作为筒管制备装置的最一般意义上在第一权利要求中 陈述。它的优选的不同方案或实施例在从属权利要求2-8中陈述。
本发明在其筒管落筒和络筒机转移之前筒管制备过程的意义方面 在权利要求9中陈述。它的优选实施例或不同方案在从属权利要求 10-13中陈述。权利要求10-13认为本发明在络纱机中应用。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筒管的制备装置和方法的特点和优点从图1所示与按照 本发明所述的装置有关的其代表性实施例的示例性和非限制性说明更 显而易见。
在图2-4中,示出在按照本发明所述落筒之前完成的筒管制备方 法的步骤,包括:
图2示出筒管的末端纱尾卷绕在筒管托架锭子的顶部上,
图3示出随后的筒管的末端纱尾束缚在筒管托架锭子的基底上,
图4示出筒管从它的筒管托架锭子落筒的最终步骤,
图5示出筒管托架锭子具有新纱管26并且上侧的纱尾可用于新筒 管,
图6示出筒管托架锭子的上端的可能的不同方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增进理解与环锭纺纱有关的问题和技术解决方案,参照图1 说明整个纺纱单元的常规方案,同时应记住,每台纺纱机都包括多个 沿着其表面对准的纺纱工位。每个纺纱工作面都包括数百个这样的工 位,所述的工位通常是从电机得到它们的驱动,和从分配器单元得到 它们的功能,上述电机沿着纵向轴线驱动,而上述分配器单元沿着机 器分配工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SAVIO纺织机械责任有限公司,未经SAVIO纺织机械责任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7861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模通信终端
- 下一篇:恒低温高功率LED灯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