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姿态确定装置及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78600.1 | 申请日: | 2008-10-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0881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15 |
发明(设计)人: | 登内洋次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东芝 |
主分类号: | G06F3/033 | 分类号: | G06F3/033;G06F3/04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晓光;于 静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姿态 确定 装置 方法 | ||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基于并请求于2007年10月4日提交的在先日本专利申请第 2007-261273号的优先权的权益,在此引入其全文以供参考。
发明背景
1.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根据其轨迹确定姿态(gesture)的姿态确定装置。
2.相关技术描述
诸如通过手指或笔操作的计算机或便携式电话的电子设备具有姿态确 定功能,其接收表示手指或笔的姿态轨迹的敲击(stroke)(例如,书写), 并根据诸如输入敲击的形状、方向和大小的信息确定对应的姿态。姿态确 定功能可以根据确定的姿态的类型向电子设备输入诸如指针移动、光标移 动、字符删除、或插入空格或行返回的命令。这些命令通常是连续重复性 输入。然而,常规姿态确定装置不便于连续输入。
在例如JP-A 2002-203208(KOKAI)中,姿态确定对每次敲击是必须 的。因此,如图1所示,用户必须重复性的多次输入相同形状的姿态。
在JP-A H9-230993(KOKAI)中描述的循环姿态允许用户无限次的 连续输入命令。然而,因为只使用两个命令类型,即顺时针和逆时针命令, 所以该方法不适于输入三类或更多的命令。
使用JP-A 2004-94964(KOKAI)中所述的边缘移动功能,即使当手 指达到触摸板的边缘时,指针也能连续移动直到用户移开手指。这允许即 使当手指已达到触摸板的边缘时用户也能连续移动指针。该功能不能确定 手指保持静止,但能确定手指位于触摸板的边缘,并执行特殊的指针移动 处理。另外,将手指从中心部分移动到触摸板的边缘的一系列操作有时不 能连续输入相同的指针移动命令。例如,如图2A所示,指针向左上角移 动。当手指已到达左边缘时,指针向左边移动。
如上所述,由于表示姿态轨迹的敲击形状或重复次数是有限的,因此 常规上不易于重复输入相同姿态。
考虑到上述问题做出本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姿态确定装置和方 法,其允许用户轻松重复输入相同姿态,而不限制表示姿态轨迹的敲击形 状或重复次数。
附图概述
图1是解释常规姿态确定方法的示意图;
图2A和2B是解释常规姿态确定方法的示意图;
图3是应用根据实施例的姿态确定装置的确定单元的配置示例框图, 以及使用该确定单元的整个便携信息终端装置的配置示例框图;
图4是解释图3所示的确定单元的处理操作概要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对应于在八个方向上的光标移动操作的八种姿态的轨迹 (敲击)的示意图;
图6是解释姿态确定单元的处理操作的流程图;
图7是解释静止确定单元和姿态重复确定单元的处理操作的流程图;
图8A和8B是表示确定为姿态重复的轨迹的详细示例示意图;
图9是表示在位置坐标检测平面上姿态重复确定区域的示意图;
图10是表示图3所示的第二存储单元中存储的姿态编码和命令的示例 的示意图。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姿态确定装置包括:存储单元,其用于为多个姿 态的每个姿态存储确定该姿态必需的轨迹特征和姿态的识别信息;
以时序输入点坐标;
每次输入点坐标时,确定由输入该点坐标之前输入的点坐标和该点坐 标输入形成的输入轨迹是否满足存储单元中存储的姿态之一的轨迹特征, 以便当输入轨迹满足姿态之一的轨迹特征时,输出该姿态之一的识别信息;
每次输入点坐标时,确定多个点坐标的集合是否在预定距离内处于静 止状态,所述多个点坐标的集合包括在输入该点坐标之前的预定时间中输 入的点坐标和该点坐标输入;以及
当确定姿态之一之后确定为静止状态时,确定该姿态之一的重复,以 便输出该姿态之一的识别信息。
本发明的详细描述
图3所示的便携信息终端装置是诸如由手指或笔操作的PDA或写字板 PC的便携信息终端装置。图3所示的便携信息终端装置大致包括:确定单 元100,输入单元101,诸如写字板或触摸板,具有例如位置坐标检测面(例 如写字板面),用于检测表示笔或手指的姿态轨迹的时序坐标数据,处理 单元102,接收确定单元100确定的姿态的识别信息(姿态编码)并执行 对应于姿态编码的命令,以及显示器10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东芝,未经株式会社东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786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钢卷打捆带衬垫材料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膜片贴附装置及膜片贴附的角度调整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