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交易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78330.4 | 申请日: | 2008-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8825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2 |
发明(设计)人: | 饭田诚;前田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欧姆龙金融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F19/00 | 分类号: | G07F19/0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 谦;胡建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交易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维护模式和交易模式进行切换的交易处理装置,所述维护模式进行与装置主体的维护有关的维护处理,所述交易模式进行涉及与顾客之间的交易的交易处理。
背景技术
以往,交易处理装置在进行同顾客之间的交易的交易模式和主管人员进行装置主体的维护的维护模式这两种动作模式下进行动作。在交易模式时,能够进行入款交易、出款交易、余额查询、转帐交易等各种交易。在维护模式时,能够进行投入的纸币、硬币、存折或卡这样的介质的退还、装置主体的动作测试、以及装置复原等装置主体的维护。
普通的交易处理装置采用如下结构:通过插入操作与设于装置主体的按键开关对应的按键,将动作模式从交易模式切换到维护模式。
此外,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如下的自动交易装置,最初插入操作与按键开关对应的按键,接着,由操作部输入密码,或者将专用卡插入到卡插入口,从而将动作模式从交易模式切换到维护模式。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175819
但是,在如以往那样仅用主管人员按键进行动作模式的切换的结构中,在按键开关出现故障的情况下,当从按键开关输出切换动作模式的信号时,将导致从交易模式切换到维护模式。在维护模式下顾客进行操作时,有可能取出收纳于装置主体内的纸币或硬币。因而安全性存在问题。
此外,在专利文献1的结构中,必须最初利用按键开关进行输入操作,接着进行密码的输入或专用卡的插入这样的多个输入操作。因而,除了与按键开关对应的按键的管理之外,还需要密码或专用卡的管理。因此,管理变得复杂。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鉴于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在维持安全性的同时使管理变得简单的交易处理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如下所述。
操作单元受理输入操作。模式切换单元切换进行与装置主体的维护有关的维护处理的维护模式、和进行同顾客之间的交易所涉及的交易处理的交易模式。指示单元在操作单元受理了第1输入操作(例如基于按键开关的输入操作)后受理了第2输入操作(例如按下预先设定的设定区域的输入操作)的情况下,指示模式切换单元切换到维护模式,在操作单元受理了第1输入操作后受理了第2输入操作以外的输入操作的情况下,指示模式切换单元禁止切换到维护模式。上述操作单元是具有操作面板并将该操作面板上的按下位置作为输入操作进行受理的单元,当上述操作单元受理了分割上述操作面板而成的n个区域中预先设定的设定区域被按下的输入操作的情况下,上述指示单元判断为受理了上述第2输入操作。
由此,在主管人员将动作模式切换到维护模式时,在输入了第1输入操作后受理了第2输入操作(例如单独的输入操作)的情况下,指示切换到维护模式。因此,仅通过第1输入操作不会将动作模式切换到维护模式,因而安全性被维持。此外,由于在受理第2输入操作时指示切换到维护模式,因此,不需要使用作为多个输入操作的密码或专用卡,不需要密码或专用卡的管理,因而管理变得简单。
发明效果:
可在维持安全性的同时使管理变得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ATM的结构框图。
图2是表示在交易模式时的通常状态下显示在显示部的画面的图。
图3是表示在维护模式时显示在显示部的画面的图。
图4是操作部的结构框图。
图5是表示控制部2进行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在交易模式时的障碍产生状态下显示在显示部的画面的图。
图7是操作部对触摸面板分割而成的4个区域。
符号说明
1:现金自动存取机(ATM);2:控制部;3:卡处理部;4:存折处理部;5:纸币处理部;6:硬币处理部;7:明细单发行部;8:显示部;9:通信部;10:操作部;11:触摸面板;12:数字键;13:按键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是应用了本发明的现金自动存取机(以下称作ATM)。ATM1具有控制部2、卡处理部3、存折处理部4、纸币处理部5、硬币处理部6、明细单发行部7、显示部8、通信部9以及操作部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欧姆龙金融系统有限公司,未经日立欧姆龙金融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783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