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源矩阵液晶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78253.2 | 申请日: | 2008-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3596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0 |
发明(设计)人: | 川崎拓;铃木照晃;西田真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NEC液晶技术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F1/1362 | 分类号: | G02F1/1362;G02F1/1343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孙志湧;安 翔 |
地址: | 日本神奈***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源 矩阵 液晶 显示装置 | ||
本申请基于2007年11月16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7-297822 并且要求其优先权,其公开内容通过引用全部结合于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源矩阵液晶显示装置(Active Matrix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且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在相对基板上未设置黑 色矩阵(Black Matrix)的结构的有源矩阵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在有源矩阵液晶显示装置中,多条扫描线和多条信号线设置在一 个基板中。显示像素设置在信号线和扫描线的每个交叉点处。每个显 示像素包括切换元件,并且能够单独将电势施加到液晶。未包括显示 像素的周边区域(框部)布置在包括每个显示像素的显示区域周围。 相对基板包括黑色矩阵,以防止框部中的背光的透射(光泄漏)。
为了减少上述液晶显示装置的生产成本,消除设置在相对基板上 的黑色矩阵是有效的。为了这一目的,包括色彩层的层叠图案设置在 框部中,以用作遮光层。然而,通过使用包括色彩层的层叠图案而形 成的遮光层的遮光能力是不足的。因此,在使用TN(Twisted Nematic: 扭曲向列)系统的常白模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框部会有颜色产生。 结果,不能获得足够的显示质量。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日本专利特许第3327508号(专利文献1) 公开了一种具有下述结构的液晶显示装置,在该结构中,由不透明电 极16构成的遮光层覆盖扫描线之间的间隙或者信号线之间的间隙(在 图16中为信号线之间的间隙),所述间隙被布置在周边区域(框部) 中,如图16中所示。日本专利申请特开平9-73101号公布公开了一种具 有下述结构的液晶显示装置,在该结构中,透明电极布置在不透明电 极的上层中,以便改善液晶面板的透射率,以及减少来自显示表面的 光反射。
近几年,诸如IPS(In-Plane Switching:面内切换)系统的常黑模 式的液晶显示装置已经发展为一种具有广视角显示的显示装置。在该 显示装置中,黑色被显示在下述区域中,在该区域中,尽管其中没有 遮光层,配线之间也不会形成电场。因此,上述液晶显示装置仅通过 使用叠层色彩层制成的遮光层就能够保持足够的显示质量。然而,在 具有互不相同的电势的两种配线交叉的位置处生成有电场。结果,光 仅通过该部分透射。因此,具有特定图案的光泄漏不利地出现在框部 处。
当为了防止切换元件的静电击穿而将保护晶体管设置或将配线设 置在周边区域(框部)中时,有必要获得每个具有不同电势的配线的 交叉。
例如,如图17中所示,在显示区域周围的框部中,当将公共电极3 布置在其中设置有多条扫描线2的部分上时,在扫描线2和公共电极3之 间的交叉部处生成强电场,如图17中所示的箭头表示的。如图18中所 示,图18中示出了沿着图17中的线F1-F2的剖面结构,强电场穿透液晶 层10。因此,液晶旋转并且导致光泄漏。
通过设置如专利文献1(图16)中所示的由不透明电极16构成的遮 光层,能够避免光泄漏。然而,两配线堆叠在交叉部处。当除了这些 堆叠的配线之外还将由不透明电极构成的遮光层添加在该部分处时, 制造工序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源矩阵液晶显示装置,其 中,能够减少显示区域周围的框部中的光泄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方面的有源矩阵液晶显示装置包括一种 常黑模式的有源矩阵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有源矩阵基板和相对基板, 并且在所述有源矩阵液晶显示装置中在相对基板上没有设置黑色矩 阵,其中,不透明电极之间的间隙由恒定电势透明电极所覆盖,所述 不透明电极在所述有源矩阵基板的显示区域周围的框部中紧密定位并 且所述不透明电极的电势互不相同,所述恒定电势透明电极布置在所 述间隙的上层中。
附图说明
从下面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特征及优点将变得 显而易见,其中:
图1是示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有源矩阵液晶显示装置的 结构的剖面图;
图2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的有源矩阵液晶显示装置的 框部中的连接至信号线的保护晶体管附近的结构的平面图;
图3是示出了图2中的线A1-A2的剖面结构的剖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NEC液晶技术株式会社,未经NEC液晶技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7825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