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摩擦动力传递装置和装有该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176423.3 | 申请日: | 2008-11-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3549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0 |
| 发明(设计)人: | 丸本武志;冈本清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F16H13/08 | 分类号: | F16H13/08;G03G15/01 |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慧永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李雪春;武玉琴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摩擦 动力 传递 装置 装有 图像 形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辊之间产生的摩擦力,可以进行动力传递或降低转速的摩擦动力传递装置,以及装有该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涉及摩擦动力传递装置的现有技术,公知的结构是在连接于转动轴上的太阳辊的周围配置多个行星辊,并用支架支撑各行星辊的行星轴(例如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0—329206号,下面表示为“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的装置中,利用在太阳辊和行星辊之间产生的摩擦力,使各行星辊转动,并且把各行星辊沿轨道环绕太阳辊外侧的周向运动利用支架向输出轴传递。
为了在行星辊和太阳辊之间产生足够的摩擦力,必须用行星轴以行星辊转动自如的状态支撑该行星辊,并且在存在润滑剂的条件下,使行星辊用力压在太阳辊上(压力接触)。为此,在专利文献1的装置中,要确保行星轴和行星辊之间的间隙,并把在行星辊的轴向两个外侧形成的倾斜部夹在一对轨道环之间,使各轨道环内周上形成的倾斜面与各行星辊压力接触,从而把各行星辊压在太阳辊的圆周面上。
按照专利文献1的装置,虽然行星轴固定在支架上,但由于存在所述间隙,行星辊相对于行星轴可以自由移动。因此若使轨道环与倾斜部压力接触,则行星辊用力压在太阳辊上,在存在润滑剂的条件下,可以产生需要的摩擦力。
可是在专利文献1的装置中,由于必须要使用两个用昂贵的工具钢等材料制成的轨道环,所以材料费用高进而直接导致产品成本增加。此外,如果像轨道环这样需要高精度组装的零件数量增加,则由此导致组装作业变得复杂,制造成本增加。
此外,在专利文献1的装置中,由于在行星轴和行星辊之间设置间 隙,在结构上,行星辊的转动轴线(转动中心)相对于行星轴的轴线(中心线)会偏离一定的角度。因此在把行星辊压在太阳辊上时,有时行星辊的圆周面相对于太阳辊的圆周面稍发生倾斜。在这种情况下,在行星辊的圆周面上轴向的压力分布变得不均匀,发生所谓的一端接触,在太阳辊的圆周面上会产生偏磨损。
此外,专利文献1的行星辊不是配置在具有太阳辊的驱动一侧,而是配置在具有输出轴和按压构件的壳一侧。因此,壳一侧和驱动源一侧的组装首先需要使行星辊和太阳辊的圆周面接触,然后,在该接触状态下,使太阳辊向壳一侧移动。因此太阳辊和行星辊容易产生偏磨损,不能得到寿命长的摩擦动力传递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容易进行组装并可以一直使用到机械寿命的摩擦动力传递装置。
为了达到此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摩擦动力传递装置,包括:输出轴;太阳辊,具有第一中心轴线,并绕该第一中心轴线自由转动;多个轴构件,分别具有第二中心轴线,该多个轴构件分别配置在相对于所述第一中心轴线倾斜规定角度的多个周边轴线上,所述第二中心轴线分别与所述多个周边轴线相一致;板,用于在保持所述多个轴构件分别倾斜所述规定角度的状态下,支撑该多个轴构件;多个减速辊,分别以绕所述第二中心轴线转动自如的状态支撑在所述各轴构件上,并沿所述太阳辊的圆周面配置;以及按压构件,连接在所述输出轴上,用于把所述减速辊压在所述太阳辊的圆周面上,以使得所述太阳辊和所述减速辊之间利用摩擦力来传递动力,所述按压构件在所述周边轴线上向与所述第一中心轴线的间隔变窄的方向按压所述减速辊。
按照此结构,由于仅从单边按压减速辊就可以产生摩擦,所以可以采用更少的零件数量构成装置,由此能降低产品成本。此外,在组装摩擦动力传递装置时,可以去除在减速辊和太阳辊接触的状态下使太阳辊移动的工序。因此组装操作变得容易,可以防止太阳辊和减速辊的偏磨损,有利于延长摩擦动力传递装置的寿命。并且,由于组装容易,所以它们的分解也变得容易,维修人员可以容易地维护摩擦动力传递装置。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图像形成部,至少具有感光鼓;驱动源,用于产生驱动所述感光鼓的驱动力;以及摩擦动力传递 装置,用于把所述驱动源的驱动力传递给所述感光鼓的转动轴;该摩擦动力传递装置具有以上所述的结构。
本发明还提供另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图像形成部,具有感光鼓和中间转印带;驱动源,用于产生驱动所述感光鼓和所述中间转印带中至少一个的驱动力;以及摩擦动力传递装置,用于把所述驱动源的驱动力传递给所述感光鼓的转动轴和所述中间转印带的驱动构件中至少一个;其中,所述摩擦动力传递装置具有以上所述的结构。
按照该结构,通过把本发明的摩擦动力传递装置连接在感光鼓或中间转印带的驱动系统上,与齿轮驱动的情况相比,可以高精度地控制感光鼓和中间转印带的转动,能够形成高质量的图像。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瓷美达株式会社,未经京瓷美达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764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起锚器
- 下一篇:具有两个冷却回路的发动机冷却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