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时钟产生器、扩频时钟产生器以及扩频时钟信号产生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176327.9 | 申请日: | 2008-11-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3692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0 |
| 发明(设计)人: | 陈尚斌;汪炳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7/033 | 分类号: | H04L7/033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任默闻 |
| 地址: | 台湾省新竹***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时钟 产生器 以及 信号 产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时钟产生器,特别是关于扩频时钟产生器以及扩频时钟信号的产生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电磁干扰(electronic magnetic interference;EMI)预防措施包括电磁干扰滤波器、陶铁磁珠(ferrite beads)、控流线圈(choke)、增加电源层与接电层至电路板中、金属遮蔽、特殊涂层、以及射频衬垫(RF gasket)等等。然而,电磁干扰主要是来自于系统时钟,例如:来自于频率时钟产生器、晶体振荡器、压控振荡器以及锁相环。降低整个系统的电磁干扰的一个有效方法是使用低电磁干扰扩频时钟(spread spectrum clock)振荡器。使用低电磁干扰扩频时钟振荡器的优点在于符合规范测试、上市时程很短(short time-to-market)以及可以降低成本。
发明内容
为了降低系统的电磁干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时钟产生器、扩频时钟产生器以及扩频时钟信号的产生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扩频时钟产生器,包括锁相环,用以根据第一、第二输入时钟,产生输出时钟;延迟线路,耦接于第一输入时钟与锁相环之间;以及调制单元,用以提供调制信号控制延迟线路,以调制第一输入时钟的相位,使得锁相环所产生的输出时钟的频率产生周期性地变化;其中,调制单元包括:三角波产生器及积分器,三角波产生器用以产生三角波信号;积分器用以对三角波信号进行积分,以产生调制信号。
本发明另提供了一种扩频时钟产生器,包括锁相环,用以根据第一、第二输入时钟,产输出时钟;延迟线路,耦接于第一输入时钟与锁相环之间;调制单元,耦接延迟线路,调制单元包括:三角波产生器及积分器,三角波产生器用以产生三角波信号;积分器耦接于三角波产生器与延迟线路之间;缩放单元,耦接于延迟线路与调制单元之间;以及校正单元,耦接缩放单元。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扩频时钟信号产生方法,包括提供调制信号;以及根据调制信号对来自锁相环的第一输入时钟进行调制,使得锁相环所产生的输出时钟的频率产生周期性变化;其中,提供调制信号的步骤包括:提供三角波信号;以及对三角波信号进行积分,以产生调制信号。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时钟产生器,包括:锁相环,用以根据第一输入时钟以及第二输入时钟,产生输出时钟;以及延迟线路,耦接于第一输入时钟与锁相环之间,根据调制信号调制第一输入时钟的相位,以控制所述输出时钟的频率;其中,调制信号是由积分器对三角波信号进行积分而产生。
本发明另提供了一种时钟产生器,包括:锁相环,用以根据第一输入时钟以及第二输入时钟,产生输出时钟;调制单元,用以根据具有预设振幅的输入信号提供调制信号;以及延迟线路,用以根据调制信号调制第一输入时钟的相位,以使通过所述锁相环产生的输出时钟的频率变化作为输入信号的预设振幅变化;其中,调制单元包括:三角波产生器及积分器,三角波产生器用以产生三角波信号;积分器用以对三角波信号进行积分,以产生调制信号。
本发明提供的时钟产生器、扩频时钟产生器以及扩频时钟信号的产生方法,通过提供调制信号控制延迟线路,以调制第一输入时钟的相位,使得锁相环所产生的输出时钟的频率产生周期性地变化,可以达到降低系统的电磁干扰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扩频时钟产生器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A是本发明扩频时钟产生器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B是图2A所示的扩频时钟产生器的波形示意图。
图2C是本发明延迟线路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A是本发明扩频时钟产生器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B是本发明图3A所示的扩频时钟产生器的波形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扩频时钟信号的产生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扩频时钟产生器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如1图所示,扩频时钟产生器100包括锁相环10、延迟线路20、调制单元30、缩放单元40以及校正单元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7632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燃气热水器用二次换热装置
- 下一篇:地暖分水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