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保护通道的切换方法和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175585.5 | 申请日: | 2008-11-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416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 发明(设计)人: | 杨剑;吴少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12/437 | 分类号: | H04L12/437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尚志峰;吴孟秋 |
| 地址: | 518057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保护 通道 切换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自动保护通道的切换 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在以太网的实际应用中,目前已经广泛采用了各种保护技术, 以实现主用路径和备用路径之间的冗余备份。
通常,当主用路径和备用路径都为完好时,阻塞备用路径的数 据转发功能,网络之间的被保护数据在主用路径上传输;当主用路 径发生故障时,打开备用路径的数据转发功能,网络之间的被保护 数据切换到备用路径上传输,在此过程中,通过对链路端口的阻塞/ 开启的切换,能够防止网络在正常状态下被保护数据的重复接收, 并且能够避免广播风暴的形成;而在网络的主用路径出现故障时启 用备用路径传输保护数据,能够有效提高以太网的抗故障能力,并 且可以满足切换时的收敛时间小于50ms的高实时性要求。
图1示出了根据相关技术的以太环网的拓扑结构,以太网多环 保护技术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结构上。在图1中,节点A至G 为支持以太网交换功能的节点,节点A、B、C、D、E组成以太环 网Ring1,节点C、D、E、F、G组成以太环网Ring2,Ring1与Ring2 通过共享链路C<—>D<—>E相连。链路A<—>B为Ring1的环保 护链路,链路G<—>F为Ring2的环保护链路。在正常情况下,环 保护链路至少有一个端口被阻塞,阻塞端口不能转发数据,以防止 广播风暴的产生。
在应用以太网多环保护技术时,需定义环优先级的概念,即, 当共享链路发生故障或者恢复时触发高优先级环(或称高层次环、 主环,下同)发生链路切换,而低优先级环(或称低层次环、子环, 下同)不发生链路切换。
假设图1所示的Ring1为高优先级环,Ring2为低优先级环。 此时,当以太多网环的链路都正常时,高优先级环和低优先级环的 环保护链路阻塞端口的数据转发功能将被关闭。图2为图1所示的 以太多环网中共享链路无阻塞且环上链路正常时的通信路径拓扑框 图,如图2所示,端口b1、g1阻塞了数据转发功能,用户1与用户 2之间的通信路径为用户1<—>节点A<—>节点E<—>节点D<—> 节点C<—>节点F<—>用户2。
当以太多环网的链路出现故障时,如果故障链路不是环保护链 路,则环保护链路上的阻塞端口的数据转发功能被打开,并且各个 节点还要刷新地址转发表,网络之间通信按照新的路径进行。图3 为图1所示的以太多环网中共享链路无阻塞且高优先级环链路故障 时的通信路径拓扑结构框图,如图3所示,高优先级环Ring1上的 链路<A,E>发生了故障,节点A和节点E检测到链路故障后, 分别阻塞端口a1和端口e1的数据转发功能,并通知其它节点链路 故障。节点B收到通知后,打开端口b1的数据转发功能。另外Ring1 上的各个节点还要刷新地址转发表,用户1和用户2新的通信路径 为:用户1<—>节点A<—>节点B<—>节点C<—>节点F<—>用户 2。
当以太多环网的链路恢复后,进行恢复切换,网络传输恢复到 正常状态时的传输路径,由于路径改变,节点也需要进行地址转发 表的刷新。
另外如果低优先级环的节点刷新了地址,而高优先级环的节点 没有刷新地址,可能会造成下面的问题。
图4为以太多环网中共享链路有阻塞且环上链路正常时的通信 路径拓扑结构框图,如图4所示,当以太多环网无故障时,用户1 和用户2的通信路径为:用户1<—>节点A<—>节点B<—>节点 C<—>节点F<—>用户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7558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