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AGR冷却器的内燃机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75444.3 | 申请日: | 2008-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0398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2 |
发明(设计)人: | H·莫勒;G·拉布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国曼商用车辆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25/07 | 分类号: | F02M25/07;F02B47/10;F02B37/013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曹 若;梁 冰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agr 冷却器 内燃机 | ||
1.内燃机,具有燃烧室和排气系统,离开燃烧室的废气(10)能够 流入排气系统里而且排气系统具有废气再循环系统,借助于废气再循环 系统废气(10)至少能够部分地反馈至用于给燃烧室提供燃烧用空气 (12)的燃烧用空气输入装置(5)里,其中在废气再循环系统里设有 第一热交换器单元(9),用该第一热交换器单元能够从废气(10)中 吸走热能,其特征在于,设有压缩机单元(7),用压缩机单元将取自 周围环境的吸入空气压缩并且压缩的吸入空气流(11)在避开燃烧室的 情况下首先流过设于废气再循环系统中的第一热交换器单元(9)。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在废气再循环系统中 设有至少一个能够被压缩的吸入空气流流过的第二热交换器单元。
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热交换器单 元并行于设于废气再循环系统中的第一热交换器单元(9)地能够被压 缩的吸入空气流过。
4.按权利要求1至3中之一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取自周围 环境的并且被压缩的吸入空气的分空气流被输送给流体上接入在发动 机冷却回路里的分开的热交换器单元。
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压缩的吸入空气流在 流过第一热交换器单元(9)之后能够流过废气热交换器,该废气热交 换器与排气系统的位于废气再循环系统之外的部位热接触。
6.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设有调节机构,借助 于调节机构能够将取自周围环境的空气流分成燃烧用空气流和吸入空 气流。
7.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压缩机单元(7)通 过内燃机启动器的启动齿轮被驱动。
8.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压缩机单元(7)通 过齿轮-和/或皮带驱动装置被驱动。
9.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在排气系统的废气再 循环系统里设有第一和第二热交换器单元(9,14),它们流体上并联, 并且其中只是第一热交换器单元(9)能够被用压缩的吸入空气流(11) 供给。
10.按权利要求9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第二热交换器单元 (14)的冷却功率,就废气的冷却来说,要大于第一热交换器单元(9) 的冷却功率。
11.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第一热交换器单元 (9)设计成管中管-热交换器。
12.按权利要求11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布置管中管热交换 器,从而来自设于废气再循环系统中的第一热交换器单元(9)的压缩 的吸入空气流(11)能够流过管中管热交换器的外管。
1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压缩的吸入空气在 离开第一热交换器单元(9)之后能够流入到排气系统里。
1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压缩的吸入空气在 离开第一热交换器单元(9)之后能够流入周围环境。
1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压缩的吸入空气在 离开第一热交换器单元(9)之后在流动方向上在废气后处理单元之前 能够流入排气系统里。
16.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压缩的吸入空气在 离开第一热交换器单元(9)之后在废气消声器部位里能够流入排气系 统里。
17.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在排气系统的废气 再循环系统中设有第一和第二热交换器单元(9,14),其在流体上串联 且其中仅能够给两个热交换器单元(9,14)中的一个供应压缩的吸入空 气流(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国曼商用车辆股份公司,未经德国曼商用车辆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7544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管理系统及结合该系统的风力涡轮机
- 下一篇:用于内燃机的气缸转矩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