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海陆机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175099.3 | 申请日: | 2008-10-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645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30 |
| 发明(设计)人: | 詹承镇 | 申请(专利权)人: | 詹承镇 |
| 主分类号: | H02N11/00 | 分类号: | H02N1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402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海陆 | ||
1、海陆机属于能量开采机领域。
2、(1)海陆机是我发明的热阻机的类推。海陆机进一步证明了我发明的热阻机技术可行性。(2)陆地、海洋、温差、P型半导体、铜网、铜电极。(3)国防工业出版社1978年7月版、三○四所主编《热电偶》2-1、二、汤姆逊电势和汤姆逊效应。(4)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神奇的科学奥秘编委会编著《能源科学的奥秘》第五篇,“海洋温差也能发电”。书中说:“太阳在赤道附近直射多,其海域的表层温度可达25~28℃,被炎热的陆地包围着波斯湾和红海,其海面水温可达35℃。而海水温度在海洋深处的500~1000米处却只有3~6℃。”此书和其他能源史书说西欧、美国、日本、印度的科学家,利用涡轮机、真空“闪蒸”技术和涡轮机,丙烷、氨的低沸点技术,即机械式温差发电机,将海面的温海水中的热能转化成电能。机械式温差发电机的缺点是:手段间接,技术复杂,发电成本很高。
3、发明内容。发明目的:更有效率、更低成本地利用海底与海面、陆地的温差发电。方案一:图1:地面1,海洋2,P型半导体3,铜网4,变频器5,铜电极6。在陆地和海面(空气中)设置铜网4。在海底设置P型半导体3。铜网4中的一批电子吸收高温空气中的热能,移向海底低温处的P型半导体3中,形成电动势。变频器5将直流电转变成与电网同相的50赫兹市电,输入电网。
方案二:图2:地面1,海洋2,变频器3,铜电极4,铜网5。可将海洋等效为一个低温导体(海水能导电)。因此铜网5中的一批电子吸收高温空气的热能,移到海洋2底的最冷处,形成电动势。变频器3将直流电转变成与电网同相的50赫兹市电,输入电网。
与西欧人发明的机械式温差发电机相比,海陆机具有手段直接,技术简单,发电成本较低的竞争优势。因此海陆机是21世纪世界大发明。
4、图1和图2是海陆机原理的二个方案示意图,图1和图2中省略各部件的形状、结构、安装图。
5、方案一:海陆机由地面(1)、海洋(2)、P型半导体(3)、铜网(4)、变频器(5)、铜电极(6)、若干连接导线组成;其特征是:(一)P型半导体(3)是圆柱体,它被安置在海底最冷处。(二)铜网(4)由许多导线纵横连接成,它是随海面、地形变化的立体形,铜网(4)被置于地面、海面近上方的空气中,铜网(4)被置于海上的若干船上。(三)导线(A)、P型半导体(3)、导线(B)外包传热快、绝缘、不透水且强度高、抗腐蚀、韧性好的材料。(四)铜网(4)分别连接导线(A)、铜电极(6),P型半导体(3)分别连接导线(A)、(B);变频器(5)分别连接导线(B)、铜电极(6)。(五)导线(B)上升至海面上方;(六)铜电极(6)是圆柱体。
方案二:海陆机由地面(1)、海洋(2)、变频器(3)、铜电极(4)、铜网(5)组成;其特征是:(一)铜网(5)由许多导线纵横连接成,它是随海面、地形变化的立体形,铜网(5)被置于地面、海面上方的空气中,铜网(5)被置于海上的若干船上。(二)铜电极(4)是圆柱体。(三)铜网(5)分别连接海洋(2)、铜电极(4),变频器(3)分别连接海洋(2)、铜电极(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詹承镇,未经詹承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750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