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光键盘及其应用于发光键盘的薄膜电路板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174867.3 | 申请日: | 2008-11-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402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 发明(设计)人: | 江文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群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H13/83 | 分类号: | H01H13/83;G06F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任默闻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 键盘 及其 应用于 薄膜 电路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发光键盘,尤指一种可降低键盘制造成本及降低键盘整 体厚度的发光键盘及其应用于发光键盘的薄膜电路板。
背景技术
现今计算机普及的时代,不止计算机效能上的进步与追求,其周边配备 如鼠标、键盘等辅助工具使用上的便利性与美观性,也随之愈来愈被使用者 重视,而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目前无论是工作或个人用途,桌上型计算机 及笔记本计算机已普及至一般大众的生活中,由于计算机广泛地应用于各种 稳讯场合,如信息交通、商业往来、客户联络、文书处理及计算机绘图…… 等,因此计算机对于日常生活的重要性可见一斑,然在计算机设备中最为重 要的输入装置之一就是键盘。而有时在不同的使用环境中,会因为光线不足 的关系或是为了键盘的美观要求,于是发光键盘就应运而生。
一般已知的发光键盘均设有一导光板,如中国台湾公告号第509955号专 利案揭示一种发光键盘,包括键盘部及背光装置,其中所述背光装置具有一 导光板、反光板及光源,光线在导光板中行进并经由反光板反射至键盘部上, 且所述导光板底部设有多个与透明间隔层对应的光反射部,藉此可使从光源 发射至导光板内的光在碰到光反射部时发生折射,并反射至键盘部上而使按 键的发光效果更佳。光反射部可以印刷的方式将反射点印刷于导光板底部, 也可以一体成型的方式成型于导光板底部成一粗糙反射面。
在上述已知技术中,导光板为发光键盘不可或缺的元件,然此导光板均 有一定的厚度,故此厚度造成发光键盘整体厚度的提高,且制作一导光板, 也相对提高发光键盘整体的制造成本。
因此,如何有效降低发光键盘整体厚度及降低发光键盘的制造成本为产 业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降低制造成本的发光键盘及其应用于所述 发光键盘的薄膜电路板。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提高发光效率的发光键盘及其应用于 所述发光键盘的薄膜电路板。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降低整体键盘厚度的发光键盘及其应 用于所述发光键盘的薄膜电路板。
达到上述目的的发光键盘,包括:一薄膜电路板,于底面印制有一导光 油墨;一光源,设于所述薄膜电路板的一侧,用以投射光线至所述薄膜电路 板的导光油墨;一第一反射板,设于所述薄膜电路板的下方,用以将散射的 光源反射进入所述薄膜电路板的导光油墨;一第二反射板,设于所述薄膜电 路板的上方,以使未穿透过所述第二反射板的部份光线反射回所述导光油墨 上,且所述第二反射板设有第一孔洞;一支撑托架,设于所述第二反射板的 上方,所述支撑托架相对应所述第二反射板的第一孔洞设有一第二孔洞,而 所述第二孔洞的周围具有多个第一固定元件及多个第二固定元件;一剪刀支 架,设于所述支撑托架的上方,所述剪刀支架设有一上枢接部及一下枢接部, 且对应所述第一孔洞及第二孔洞设有一第三孔洞,所述下枢接部与所述支撑 托架的第一固定元件及第二固定元件连接;一键帽,设于所述剪刀支架的上 方,且设有一上固定部与所述剪刀支架的上枢接部连接;以及一弹性触动体, 设有一触压部,是通过穿过所述第一孔洞、第二孔洞及第三孔洞,而置于所 述键帽与所述薄膜电路板之间。
所述薄膜电路板由一上线路板、间隔板及下线路板所组成,且所述导光 油墨以滚压方式印制于所述下线路板的底面。
所述导光油墨呈规则方式分布于所述下线路板的底面上。
所述导光油墨呈不规则方式分布于所述下线路板的底面上。
所述导光油墨印制成矩阵状于所述下线路板的底面上。
所述下线路板的底面上依每个键帽大小不同而印制不同大小的导光油 墨。
所述导光油墨靠近光源处,其导光油墨的密度愈疏,而远离光源处,其 导光油墨的密度愈密。
本发明发光键盘进一步于所述薄膜电路板与所述第二反射板之间设有一 补强板,所述补强板上设有多个铆接凸柱。
所述薄膜电路板、第二反射板与所述支撑托架设有多个铆接孔,并利用 所述补强板上的铆接凸柱依序穿过所述薄膜电路板、第二反射板与所述支撑 托架的铆接孔,而使其相互迭置铆接。
所述光源设于一第一电路板上,且所述光源位于所述薄膜电路板的侧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群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群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7486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