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传动集能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174010.1 | 申请日: | 2008-11-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374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 发明(设计)人: | 林宗翰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承辉;林宗翰;林陈坚真 |
| 主分类号: | F16H37/12 | 分类号: | F16H37/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赵燕力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传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传动集能装置,尤指一种可将朝相反方向往复振动或摆动的动力重整为朝一特定方向转动的动力的传动集能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诸如汽车或机车的避震器在缓冲地面给予该车辆的冲击时所产生的振动,或波浪拍打或风吹动物体时使其进行摆动等等而产生使物体进行往复移动的动力,通常都过于零碎且施力方向不断变换,难以进一步利用,因而任其凭空消耗,而在事事讲究节能减碳以维护地球环境的现代社会中,若能将原本因施力方向不连续而无法利用的动力重整为可朝同一方向持续施力的动力,以便于再次利用,则将可在节约能源之外,进一步积极地使能源再利用。
发明内容
有鉴于前述振动或摆动的动力过于零碎且施力方向不断变换而导致难以进一步利用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传动集能装置,由此设计以针对该问题提供一良好的解决之道。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传动集能装置,该装置包括有一支撑架、二传动组、一传动带与一驱动杆,其中:
二传动组间隔设于该支撑架之间,每一传动组包含有一转动杆、一驱动轮及一从动轮,该转动杆枢设于该支撑架之间,该驱动轮套设于转动杆上,且该驱动轮与转动杆之间设有一棘轮,该从动轮套设固定于该转动杆上而与该驱动轮呈间隔设置,其中,上述二传动组中,其中一传动组的驱动轮与从动轮是分别和另一传动组的驱动轮与从动轮对应设置;
传动带环绕连接该二传动组的从动轮;
驱动杆设于该二传动组的驱动轮之间,其两相对侧分别形成有一与该驱动轮相接且能相互驱动的传动面。
前述驱动杆上进一步贯穿设有一导轨,另进一步包含有一传动轮,该传动轮设于该传动组之间且与该传动带相接,其中央轴向穿设有一轴杆,且该传动轮与轴杆之间设有一棘轮,该轴杆穿设于驱动杆的导轨之间且能转动地枢设该支撑架上,此传动轮受该传动带的带动而进行转动。
该装置进一步包含有一惰轮,该惰轮能调整地枢设于支撑架上而与该传动带相接,并受该传动带的带动而进行转动。
该传动组的驱动轮为齿轮,从动轮为齿盘,该传动带为链条,该传动轮为齿盘,且该驱动杆的传动面上形成有能与传动组的驱动轮相互啮合的齿形。
该传动组的驱动轮为齿轮,从动轮为齿盘,该传动带为链条,且该驱动杆的传动面上形成有能与传动组的驱动轮相互啮合的齿形。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这样实现的,一种传动集能装置,该装置包括有一支撑架、二传动组、一传动带与一驱动杆,其中:
传动组间隔设于该支撑架之间,每一传动组包含有一转动杆、一驱动轮及一从动轮,该转动杆枢设于该支撑架之间,转动杆包含有一固定轴、一套筒以及至少一轴承,该固定轴以其两端固设于该支撑架上,该套筒套设于该固定轴上,该轴承设于该固定轴与套筒之间,该驱动轮套设于套筒上,且该驱动轮与转动杆之间设有一棘轮,该从动轮套设固定于该套筒上而与该驱动轮呈间隔设置,其中,上述二传动组中,其中一传动组的驱动轮与从动轮是分别和另一传动组的驱动轮与从动轮对应设置;
传动带环绕连接该二传动组的从动轮;
驱动杆设于该二传动组的驱动轮之间,其两相对侧分别形成有一与该驱动轮相接且能相互驱动的传动面。
该驱动杆可进一步与一缓冲装置(如避震器)相接,该传动带则可再通过一传动轮与一发电装置或储能装置相接,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其可将该缓冲装置或是波浪与风力等零碎但持续且朝相反方向往复振动或摆动的动力重整为朝同方向转动的动力,以使该原本因施力方向不连续而无法利用的动力得以再次利用,在节约能源之余,进一步积极地使能源再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发明部分元件的立体外观图。
图3为本发明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发明的转动杆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5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6为本发明的动作图,其中驱动杆向上移动。
图7为本发明的另一动作图,其中驱动杆向下移动。
图8为本发明的实施状态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号:
10支撑架 20A、20B传动组
21A、21B转动杆 211A固定杆
212A套筒 213A轴承
22A、22B驱动轮 23A、23B从动轮
24A、24B棘轮 30传动带
40惰轮 50传动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承辉;林宗翰;林陈坚真,未经林承辉;林宗翰;林陈坚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740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式纬纱导纱架
- 下一篇:一种整经机





